高新区讯 笔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枣庄高新区1至5月份财政收入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共完成公共财政收入21408万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全市第一;税收收入17724万元,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82.8%,同比提高17.2个百分点。其中,国地税收入增长幅度和主体税种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发展促增收。高新区不断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培强促弱抓中间,抓大户、抓总量,夯实财政持续增收基础。充分挖掘财税政策的扶持空间,学习借鉴市财政局对财源建设的扶持方式和资金投放方式,切实提高财源建设资金使用效益。1至5月份共有10家企业使用区、市过桥还贷资金18900万元;为23家中小企业提供助保金贷款8400万元,有力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为推进三九药业二期建设,高新区管委会投资5500万元补偿企业搬迁,为医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考核堵漏促增收。高新区认真总结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经验和做法,实施综合治税,同时将收入完成情况与税收部门的经费进行挂钩,鼓励征管部门挖潜力、多征收,既确保收入总量,又兼顾收入质量。坚持“检查一批企业,增加一块税收,规范一个领域”,抓好税收专项检查。积极推进、实施征管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和流程,确保对纳税人精细化、动态化、实时化管理,加大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力度,国税稽查入库835万元,地税评估入库460万元;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集中清缴和汽车销售行业税收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偷逃税款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跑冒滴漏。
融资促增收。以基金方式参与投资,将项目无偿补助资金变为财政投资入股。与中科招商集团发起设立全市首只创新创业种子基金。鼓励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评估扩股,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开创全市先河。运用土地使用权封闭贷款融资,实现历史性突破。引入中信保理公司进行流动资金贷款。鼓励企业直接融资,6家企业实现股权托管,促进精工电子等企业上市。
(刘凌赫)
新闻推荐
回复人大代表建议也“面对面” 滕州市有关规划的7件建议昨日被集中回复
本报讯在6月19日以“面对面”形式,集中回复政协委员有关规划工作的18件提案后,6月25日,滕州市规划局又采取“面对面”的形式,对滕州市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主要涉及“河道...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