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为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市中区委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六个市中”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日前,副市长、市中区委书记霍高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霍高原说,为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市中区委注重发挥领导支持之责,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支持纪委认真落实监督责任。实行区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大要案,坚持和完善反腐败协调机制,及时帮助化解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阻力,做纪委的坚强后盾。今年以来,持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共立查各类违纪违法案件44起,其中查处大案要案17起,对12名科级干部(正科级干部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实行“一案双查”,区委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被动不力的5名党政“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对2名直接责任人进行了免职。
严格选人用人之责,选准用好干部。霍高原说,市中区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更加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实体经济发展、“六个市中”建设、人文环境营造,以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提出“团结、学习、实干、公正、廉洁”的要求,引导干部争当“三宽四不五有”干部,加大干部考核评价中德和廉的权重,严格实行拟提拔任用干部人选“一票否决”。
强化正风肃纪之责,维护群众利益。霍高原说,市中区把改进工作作风作为核心任务,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坚决纠正“四风”,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印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相关规定摘编100条》等文件;完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外出学习考察审批等制度;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检查和整改等,全区“三公”经费下降20%。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媒体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连续查处了5起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等为官不为案件,对6个区直部门、2个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8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诫勉谈话,对1名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处分。
注重源头预防,监督规范权力。霍高原说,市中区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监管,强化警示教育,着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举办了全区党风党纪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领导授课;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剖析班子成员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根源,深刻吸取教训;组织区级领导和党员干部到区廉政教育基地、枣庄监狱等地接受警示教育,组织588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了德廉知识测试;推行“126”勤廉巡查等制度,加强对镇街和区直部门的勤廉巡查,及时提醒教育,化解矛盾和问题,得到了市纪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霍高原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自律意识,当好勤廉表率。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等有关规定,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带头执行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下步市中区将以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为切入点,着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努力构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体系。一是扎实抓好政务服务建设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集中走访活动,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对副科级以上干部、对部门中层干部、村(社区)干部开展分层次的干部教育;三是抓好民生需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坚决纠正“四风”,不断提升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水平。
新闻推荐
市中民营经济逆势突围 上半年新增民企四百九十三家、个体工商户 一千五百一十四户,民企上缴税金七点六亿元
市中讯 今年以来,市中区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执政理念,通过健全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快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生产业,壮大产业集群等,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蓄势聚力,民营经济...
枣庄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枣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