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乐彪
在山亭区徐庄镇,有这样一位小学老师,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一道道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以自己的热情感动退休教授到学校培训师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想方设法关爱留守儿童,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老人放心……
这些年,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达82000多元……他就是201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山亭区教育局局长高玉龙介绍说:“他特别热爱教育,擅长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他是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勤学,练就献身教育本领
1988年,陆繁伟成为一名民办教师。1989年他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人生路上又一次扬帆。能有机会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并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他倍加珍惜这个机会,立誓要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成崇高追求。
从教23年来,陆繁伟虚心学习教育知识,钻研教学教法。他自学进修了专科、本科文凭,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牺牲休息时间,到枣庄、临沂、莱芜等地拜名师。
1998年9月开学之初,他接到一个任务,在全镇上一堂公开课。为了上好这堂公开课,他赶往百里之外的枣师附小,向特级教师贺成金求教。
那天凌晨4点,他骑上自行车,顶着满天星斗,沿着崎岖的山路出发。由于事前没法联络,当他来到贺老师家时,碰巧贺老师回老家了。没办法,他便在门前等候。日落西山时,贺老师回来了。说明来意后,贺老师甚为感动,他放下行李,便帮助陆繁伟解析教材,设计教案。
取得“真经”的陆繁伟,又连夜骑车赶回了学校。
经过名师指点,公开课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此,他要求自己今后所有的课,都要以这次公开课为标准,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3年来,陆繁伟已执教区级以上优质课、示范课160多节,发表《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怪圈》等教学论文17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荣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主持了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整体探究阅读教学模式》。
苦干,自己动手建校舍
上世纪末在崔虎峪村小学任教时,一次经历让陆繁伟终身难忘。
有一天,他正在上课,突然狂风大作,降下大暴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被刮倒,砸在了房顶上,雨水顺着漏处灌了下来。
雨停后,陆繁伟找到村委,但村委实在拿不出钱来维修。就这样,师生只能在露天的教室里凑合着上课,“晴天太阳晒,雨天雨水淋”。找了村委多次无果后,他坐不住了。
他回到家,做通家人的工作,把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腾了出来,给孩子们上课,解了燃眉之急。
后来,崔虎峪村决定利用村西废弃坑塘重建学校。此处地基高低不平,陆繁伟主动接下了平整场地的任务。
每天放学后,陆繁伟便来到这里,用镐刨开高坡上的山石,用地排车运往坑底。场地整平后,陆繁伟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山上拉来山石,建起院墙。他每天运石6趟,风雨无阻,连续拉了10多天,手上都磨出了血泡。 (下转A2版)
(上接A1版)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学生流失。
陆繁伟首先从维修教学楼做起。他带领教师用水泥修补漏雨的楼顶,但无济于事。见到有开着机动车到村里专修楼顶漏雨的工匠,他便请工匠预算费用。工匠开出了15000元的价格。
“不堪重负”的陆繁伟,只好谢绝了工匠。随后,他派学校老师骑着摩托车尾随在工匠身后,看工匠从何处进料。找到原料进货点后才知道,工匠要价10元的类似沥青的固体防水胶,每公斤价格才1元钱。陆繁伟一算账,不算工时费,成本价才1500元,仅为工匠要价的十分之一。
接着,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自己承担的是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胶工作。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胶时,他一不小心从楼顶摔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由于接诊医院医疗条件较差,他手术后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提起这事,陆繁伟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关爱,温暖一个个留守儿童
徐庄镇是山亭区的贫困乡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较多,留守儿童群体大。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陆繁伟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的优势,探索出一条建设乡村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的新路子——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为依托,创建徐庄镇乡村少年宫,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少年宫开设了电子琴、书法、二胡、笛子、象棋、手工制作、国画和舞蹈等功能室,每个兴趣小组都有单独的活动室或活动场地,并在全镇教师中招募了22名辅导员,充当少年宫志愿者。
现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全镇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护送下,纷纷来到乡村少年宫,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唱歌、绘画,或下棋、打球,并通过QQ视频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见面”对话。
看到孩子们在这里无比开心,尝到甜头的陆繁伟又发动全镇12所完小全部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站,建立健全了镇域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陆繁伟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出全部的力量,先后荣获“首届感动枣庄教育人物”、枣庄市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等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新闻推荐
王燕 50余天的一线坚守 上百名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 220余艘遇险船舶的起驳救助 12次紧急会议的召开 7次航行通告的发布,10余次的请示报告 411艘船舶收到发放的纯净水12000瓶,方便面1000箱,卫...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