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晖
家风家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而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倘若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家教,那么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将获得无尽的能量。应该如何传承优良家风、重视传统家教,从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理当深思的问题。
家风和家教是紧密相连的。在传统中国,家风家教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且在长期的岁月延传中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从文化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如果放眼整个世界,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像中国传统文化那样把家风家教提升到国家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如果纵览整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则会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各种名言、典故、佳话以及家训、家规等文献记载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大多数内容质量上乘,以至今天依然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从教育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教育有两层内涵,一是对现代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认知,二是中国古代或者传统中国的教育。不管基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哪一层内涵,家风家教都是绕不开的内容。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德行教育;主要养成的方式和路径是“家教——学官”;基本维度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目的是养成德行以“成己成物成人”。中国古代教育把家风和家教放在了安邦治国的基础性位置,把家族成员的个人得失与民族社稷之兴衰联系起来。因此,无论是基于文化视角还是教育之维,家风家教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家风家教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所谓“好的家风家教”就是那些既保持先辈优秀遗风又能根据时代要求做出适当调整的家风家教。家风作为既有的家庭文化传统和精神氛围,既是先辈生活智慧与生存经验的结晶,也是前人对后人的人生期许。家风尽管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或以诗书传家、或以勤俭持家……但都潜藏着某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并且或隐或显地指向了某一种理想的人格,正是这种理想人格为家族后来子弟树立起了成长的标杆。家风不仅为家庭成员确立了理想的人格范型,而且以日浸月染的方式为其达致理想人格提供了担保。当然,好的家风也不是凭空传承的,需要良好的家教。家教是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教可以使家风代代相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很多优良的家风本身就包含了家教,把良好的家教作为家风予以传承。因此,好的家风与好的家教通常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特征,二者共同为一代又一代家族成员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证。
好的家风家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好的家风家教不仅在纵向的代与代的延传中确保了家族成员的健康成长,而且在横向的辐射与熏染中产生了“正的外部效应”——对其家庭或家族成员而言不仅是一种无形的规约,而且是一种潜在的人生信仰,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其家风的“流动载体”,到一方就影响一方、熏染一方。因此,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而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好的家风家教需要教育有所作为。首先,通过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为何历经千年的发展之后,在近现代被人们否弃、淡忘?能过教育,要“找回”被遗忘、被忽视的家风家教。在此过程中,教育所要发挥的首要作用就是唤醒国人,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既要看到其时代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价值和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关于家风家教的认知贯穿并融合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谙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家风家教的悠久历史。其次,通过教育,矫正当前家教重知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偏差。知识的教授理应成为家教的重要内容,但德行教育乃家教之本,没有良好的德行,即便懂得再多的科学知识也难以“成己成物成人”。第三,通过教育,把塑造好的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我国古代把家风家教建立在家国一体、忠孝两全的封建制度之上,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也要看到其借鉴价值。虽然,时代在变,制度在变,但家与国、与天下的联系不会改变。因此,良好家风家教的塑造理当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结合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塑造好的家风家教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疑与好的家风家教的内容有高度契合的地方。当然,这要靠国家的引导和人们的自主选择,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的整体推进。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家风家教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
(张掖二中)
新闻推荐
甘州讯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文化市场网络文学的引导与管理,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近期,甘...
张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