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翟继宗
天刚亮,山丹县清泉镇双桥村村头的中药材地里,10多名妇女一字排开忙着除草。一打听,原来这些妇女是该村双宜专业种植合作社雇请的“农事钟点工”。合作社负责人李全国告诉记者:“当地大多数男劳力去了外地务工,农忙季节,留守妇女便成为‘香饽饽\’。”
“早晨6点多出门,就近找活干,每天工资都在60元以上,干完活就能拿到钱。”山丹县清泉镇郇庄村三社村民陈玉兰说。眼下正是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陈玉兰和村里的几个姐妹成立互助组,干完自家农活出门就近打工。如今,像她们这样有组织的“姐妹互助组”全县有100多个,她们活跃在全县440个家庭农场的田间地头,喷农药、除杂草、浇水肥,采摘双孢菇……“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一年下来收入上万元。”该县位奇镇新开村二社村民田小娟把5亩承包地流转出去,和村里的留守姐妹当起了“农事钟点工。”
近年来,该县通过土地流转建起许多“家庭农场”,男人们外出务工,农忙时留守妇女就成了庄稼地里的“主力军”,她们大多3至5人为一组,最多的有20多人,逢闲遇空就到家庭农场干活,农场主则根据农活的轻重程度付给报酬。“闲时打工,忙时顾家,很合农村妇女的心意。”北湾村妇女主任谢文秀说。时下,当“农事钟点工”逐渐成为山丹农村留守妇女的新时尚。目前,该县20781名留守妇女中有近三分之二在家门口当起了“农事钟点工”,成为田野间一道美丽的风景。
新闻推荐
山丹讯(记者胡秉珍)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兰洽会上,山丹县立足资源优势、人文景观、投资环境和重点招商项目,以项目投资合作为核心,签约项目9项,签约总额达150.7亿元。该县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创新...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