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翟继宗
山丹是农业大县,又是张掖的老工业基地和旅游资源富集县,如何发挥优势、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此,山丹县决策层有清醒的认识:走生态工业、农业、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振兴之路,使之互促共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生态工业擎起快速发展大旗
山丹发展生态工业与其他县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从2013年起,乘着全市发展生态工业的东风,该县成立生态工业强县领导小组,出台《山丹县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生态工业各项指标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相关部门,形成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的合力,拉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
工业兴,则山丹兴;工业强,则山丹强。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矿产资源相对富集、工业基础较好的山丹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大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组建大企业,瞄准新材料、新能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县工业大踏步向做大做强做优迈进,激活工业兴县的内生动力。目前,该县建成工业企业1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5家。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
成产值6.0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7亿元。特色农业发挥产业优势富民加快以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经济林果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17万亩,高原夏菜6.5万亩,中药材4万亩,计划发展特色油用牡丹12000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该县以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型特色产业,延伸优势产业链条,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以培育优势产业和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为重点,依托区域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不断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着力加快马铃薯、油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经营主体,打造农业龙头企业群体,扶持新建德隆、博原公司,达到年储藏、加工、销售牛羊肉1.5万吨以上。制定《山丹县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目前,该县已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18个。建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机制改革创新,继续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全县流转土地26.9万亩,千亩以上的规模户达到42户,基本形成了流转规模趋于稳定,流转大户增数扩量的格局。
文化旅游盘活秀美山川增效
今年,该县积极融入省市旅游发展大局,以建设“河西旅游大县”和“宜居宜游宜商宜业新山丹”为目标,聚各方力量,形成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全力推动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伴随着悄然兴起的“短线游”、“乡村游”、“亲子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焉支山、皇家马场、艾黎文物陈列馆、汉明长城、大佛寺、南湖公园等景点成了游客青睐的地方。同时,着眼于做亮、做特、做活文化旅游产业,以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重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在提升现有旅游专业示范村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扶持发展大马营中河村、清泉镇祁店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专业示范村,引导李桥乡高庙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壮大,整合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建设祁店乡村旅游区,打造以农家乐、农耕体验、乡村大舞台、垂钓戏水、露营骑行、烧烤野餐、观光摄影、健身广场、种植采摘及科普教育等亲情互助式农家生活体验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提高了游客参与性和观赏性,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也为全县旅游业发展增加了新亮点。1至7月,全县共接待县内外游客159.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4%、51.18%。数据形象地说明,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新闻推荐
□翟继宗钱大伟 天还没亮,山丹县霍城镇西坡村三社的老人何杰就忙碌了起来,喂羊、清理羊圈、查看羊羔。这些羊可是他的“宝贝”。“以前我们只种庄稼,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扶贫政策好了,我要好好...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