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木李镇:“双百”扶贫促农增收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石晓静

来源:淄博日报 2013-05-16 07:56   https://www.yybnet.net/

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绿万顷田。

5月11日清晨,高青县木李镇北连五村留守妇女李叶的食用菌平菇大棚内,她正忙着收割成熟的平菇。“马书记经常到我家食用菌大棚内了解蘑菇的生长情况,并帮助我申请了5万元的青年创业基金,争取上级的支持,免费提供菌种和管理技术,这不,我的食用菌大棚年净收入4万元!”李叶夸起马书记时,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李叶口中所称赞的“第一书记”马志祥是市农业局在去年春选派省级贫困村的挂职“第一书记”,马志祥工作任劳任怨,在北连五村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他在村民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继续在北连五村任职。今年,在木李镇实施的“双百”致富帮带工程中,李叶成为他和村委重点的帮带典型对象户。李叶在马志祥的指导和帮助下,用5万元青年创业基金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加强经营管理,走上发家致富的路子。

据悉,“双百”扶贫工程是以“百优创建”为龙头,紧紧围绕“百村万户扶贫奔康”这个工作重心,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实施以产业扶贫为主导,“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多位一体扶贫战略,通过“整村推进、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突出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提高贫困村、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利用2至3年时间实现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目的,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目前,该镇的北连五、南李等16个村被列为省、市级贫困村,要扶持村内的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同时,每一名包村“第一书记”、镇包村干部、村委班子要帮带1至2户贫困党员、群众共同发展致富产业。他们认真落实“双百工程”,将运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五到户”措施,来帮助村贫困户尽快脱贫,发展壮大致富产业。“‘第一书记\’、扶贫干部、镇干部、村干部必须要围绕全镇主导产业,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因地制宜选准一个增收致富项目,确保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来扶助贫困家庭尽快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子。”镇党委书记陈现彬深有感触地说。

村支书齐兆才是杂姓刘村的果蔬大棚种植大户,村民齐国玉在他和蓝星东大集团选派“第一书记”陈为公的帮带下种植香瓜、葡萄、西红柿的果蔬大棚,齐兆才不仅为其提供幼苗还指导齐国玉学好种植技术。记者在齐国玉的葡萄大棚看到,葡萄枝早已枝叶茂盛,绽放出朵朵致富花蕾,可以看出又是一个丰收、增富的季节。

新闻推荐

月日高青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在勘测立体化种植养殖示范基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木李镇:“双百”扶贫促农增收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石晓静)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