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四轮”驱动项目建设 “五化”引领产业升级 “菜篮子”工程做到百姓心坎上

来源:淄博日报 2013-06-07 19:20   https://www.yybnet.net/

市领导视察七河食用菌标准园第四届中国淄博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开幕仪式出口蔬菜加工区一角“菜篮子”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饭桌,直接关系着农民的收入,承载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也担当着食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淄博市高标准建设“菜篮子”工程,启动政府、科技、市场、投入等“四轮”驱动项目建设,大力实施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等“五化”引领蔬菜产业升级,把“菜篮子”工程做到百姓心坎上。

目前,全市已建市级蔬菜标准园21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园7处;在建蔬菜园区12个,改扩建60处;标准化蔬菜基地几十处。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可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5处、市级标准园50处,园区建设呈现出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新局面。“菜篮子”工程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蔬菜工作的亮点、工商资本投资的重点、项目建设的载体、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农民增收的平台,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日前,夏粮尚未成熟,全国蔬菜标准园——临淄区翠竹生态园区的负责人王志贤已经深切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原来,他带领150多户合作社社员种植的20多个草莓、西红柿大棚,每天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同时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创造了150多万元的可观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都是项目建设给老百姓带来的红利。”王志贤笑呵呵地说。

“项目建设是我们蔬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建立了项目库,全市有68个蔬菜产业重点项目齐头并进。项目建设要想又稳又快,靠一个轮子不行,两个轮子也落后了,最起码要像坐小轿车那样,采取政府、科技、市场、投入等四个‘轮子\’同时驱动;还要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等‘五化\’引领蔬菜产业升级,力争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实现十大突破。”日前,市蔬菜办公室主任徐建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四轮”驱动项目建设

近日,记者在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望寺村的乐采生态园采访时看到,这里的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旁边一个蔬菜批发市场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个生态园占地600多亩,去年年初,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蔬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帮助,目前已建成启用70多个大棚,种植了西红柿、五彩椒、西瓜等各类瓜果蔬菜。大约半年的时间,大棚的平均纯收入达5万元左右,比种传统作物高出四五倍,带动了12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该生态园的负责人刘建文向记者介绍说。

乐采生态园的快速发展只是蔬菜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市蔬菜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的工作总要求,项目建设思路实行四大转变:变被动申报为主动策划;变随意安排为先期贮备;变单一实施为多类型融合;变分散布局为园区化集群。项目运行机制涌现出政府推动型、市场拉动型、科技先导型、龙头带动型、产业引领型、城乡统筹型等六种模式。截至目前,全市蔬菜系统策划了蔬菜(食用菌)标准园创建项目、蔬菜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项目等国家、省级项目达68项,对促进产业投入、转变蔬菜产业增长方式、提高蔬菜产业科技含量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访中,徐建光告诉记者,临淄翠竹蔬菜标准园、临淄乐采蔬菜标准园、文昌湖白莲藕标准园等国家级标准园的创建,政府采取“先干后补”的方式,提供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建成政府推动型的高标准蔬菜园区。依托现有蔬菜标准园,全面开展2处蔬菜新品种实验展示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工作,年内全市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30个以上、安全实用新技术10项以上。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培训平台,进一步

创新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的形式和渠道,加强对生产者、管理者、运销经纪人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紧紧把握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驱动项目建设。市蔬菜办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信息的收集以及分析、预警、发布联动机制,引导帮助蔬菜生产业户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发展“农超对接”、“基地直供”等营销模式,建立覆盖城区、中心城镇、企业、学校和医院的优质蔬菜配送中心和销售专柜;稳步推进质量追溯工作,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淄博名优蔬菜、所有配送中心全部推行条码管理。组织开展了“第四届中国·淄博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大力推广种植优质、高效、安全的蔬菜品种,引领淄博市蔬菜产业占领市场制高点。

项目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为了给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市蔬菜办积极协调落实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有关设施农业的用地政策,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各级政策、扶持资金、工商资本等向蔬菜产业项目倾斜,建立以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贷款贴息、蔬菜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蔬菜投入长效机制。

政府、科技、市场、投入等“四轮”驱动蔬菜项目建设向着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优化升级方向发展。

“五化”引领产业升级

从淄川区走向国际市场的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独创的“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的食用菌发展模式,不但具有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且辐射带动了3000多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并将各类秸秆“变废为宝”,正可谓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我们每年消耗秸秆2万吨左右,解决了淄川区以及周边区县的秸秆禁烧问题,生产的食用菌收入比传统作物高出上百倍,剩下的废渣全部供给高青县大地肉牛有限公司,成为牛的‘美味佳肴\’,转化的牛粪又是上好的土杂肥。”日前,七河公司总经理苏建昌说。

采访中,徐建光告诉记者,全市蔬菜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确保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质量安全为目标,以项目建设年为主线,以“一创四化”为方向,深入贯彻实施蔬菜产业振兴计划,不断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增加效益,努力实现淄博蔬菜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其中食用菌产业作为一个优势朝阳产业,将得到重点扶持发展。市蔬菜办着力挖掘淄博市平菇、香菇、黑木耳、杏鲍菇、金针菇等优势品种的生产潜力,按照“设施、品种、菌种、规程、技术、销售”六统一要求,稳步推进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年内,每个区县都要确保建成一处连片30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食用菌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大对珍稀食用菌生产发展的引导、扶持,大力引进珍稀品种,努力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生产效益。

据介绍,目前淄博市蔬菜产业已形成北部平原设施蔬菜、南部山区越夏蔬菜、中部城郊型蔬菜等三大板块的总体布局。以北部区县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园区,推广临淄区在棚体建设、栽培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技术集成、专题培训,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优势蔬菜基地提升改造。同时,制定全市越夏蔬菜发展规划,科学布局,突出特色,推动越夏蔬菜加快发展。南部山区特别是淄川、博山、沂源等区县,要结合全市扶贫计划、水源地补偿政策、有机农产品发展规划等,制定切合自身实际越夏蔬菜发展计划,全力膨胀生产规模,不断提升产能和效益。以保障供应、稳定菜价、丰富花色品种为重点,扎实推进城郊蔬菜发展,特别是中部城区,借助各级抓都市农业的大好时机,促进城郊蔬菜与都市农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上规模、高品质的城郊蔬菜生产基地和园区。

近年来,市蔬菜部门对照农业部提出的“五化”标准,加强对21处市级蔬菜标准园的生产指导、技术服务和工作督导,突出抓好生产布局和功能区建设,全面落实五个百要求,即100%采用集约化育苗中心生产的种苗,100%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100%落实蔬菜基地质量监管制度,100%安装实时视频监控系统,100%实行产品包装和品牌化销售。先后指导、帮助7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效应,增加经济效益,为全市蔬菜标准园区建设树立样板、提供借鉴。引导条件成熟的园区,积极参与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力争再有2至3处跻身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行列,年内全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达到9处以上。继续组织开展市级蔬菜标准园评选活动,年内评选市级蔬菜标准园10处,总数达到31处。同时,深入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基地镇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年内全市认证“三品一标”蔬菜20个以上。下大气力规范蔬菜品牌标示的使用、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淄博蔬菜的品牌形象。

“菜篮子”工程赢得民心

“现在的蔬菜应有尽有,买菜不但可以去市场上买,还可以自己到菜园里采摘,有的蔬菜种植园甚至把新鲜的蔬菜送货上门,真是太方便了。”说起近年来的蔬菜发展,家住张店区金石金城小区的于女士深有体会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市蔬菜部门大力推进蔬菜流通工作,结合“农超对接”、“基地直供”,建立了覆盖城区、中心城镇、企业、学校和医院的优质蔬菜配送中心和销售专柜,推进蔬菜24小时从地头到餐桌的新型配送机制。同时,为了保障让广大市民吃上安全放心菜,市蔬菜办着力推进质量追溯工作,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淄博名优蔬菜、所有配送中心全部推行条码管理。还组织开展“中国·淄博名优蔬菜展销推介会”、“周末车载放心菜进社区”等活动,实施名优蔬菜社区直营店建设,开辟蔬菜绿色通道,确保全市蔬菜产得出、销得了、效益好。同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450万公斤蔬菜贮备工作,提高城市蔬菜供给应急能力。据统计,截至目前,淄博市全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万亩左右,产量达到420万吨、增长4%,总产值实现46亿元、增长3%,蔬菜抽样检测合格率98%以上,蔬菜收入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在20%以上。

在蔬菜工作中,市蔬菜办深入开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争创优秀服务机关”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蔬菜产业发展和解决菜农关心关注的问题为重点,端正为农服务态度,带着感情与责任,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解决好菜农和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发展问题,进一步树立蔬菜部门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按照市农业局统一部署抓好蔬菜技术推广“网格化”服务,采取蔬菜专家、技术人员挂包责任区、责任田等形式,实行实用技术推广责任区和重大技术推广分工负责制度,使党员干部围着基层转、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为蔬菜产业和蔬菜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把“菜篮子”工程真正做到了百姓心坎上。

新闻推荐

国井扳倒井:品牌源于深厚的文化积淀 ——写在高青县被认定为中国酿酒文化起源地、酒祖仪狄故里之际□本报记者周荣顺王玮通讯员李永训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法律援助在行动2013-08-18 07:41
评论:(“四轮”驱动项目建设 “五化”引领产业升级 “菜篮子”工程做到百姓心坎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