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大年三十。吃过午饭,我们一家驱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高青县花沟镇鹿家村上坟祭祖。
车刚一停稳,我下车直奔后院。后院坐落着爷爷和爸爸亲手脱坯立起的五间土坯房,里面承载着我的童年。踩着吱吱作响的落叶和枯草,我近距离触摸它的沧桑容颜。透过早已不明亮的窗户,还依稀能看到我儿时特喜欢赖在上面读书的温暖土炕。一件件爷爷用过的农具倚在墙边,透过他们,我仿佛看到了爷爷那温暖的大手、慈祥的目光……
稍事收拾后,我们来到堂哥的家,每年上坟祭祖我们都是一起。闲谈中,堂哥不无自豪的说,“你不会猜到的,我们这个200多口人的传统农业村,如今已经有了三十几辆汽车了。”这几年,依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村里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作业,地里机种机收,基本用不到人力。腾出手来的父老乡亲,纷纷出门打工,一年就是五六万的纯收入,再加之国家的汽车下乡惠农补贴,买辆几万元的小汽车也就变成一件很轻松自然的事情了。如今的农村,道路硬化、夜晚亮化、环境绿化,除了楼房还没普及,汽车、电脑、冰箱、彩电样样俱全,已经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热腾腾的饺子一出锅,嫂子先捞出两盘准备祭祖。我们提着各色供品步行来到祖先的坟地,祭祖祈福,一家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因为除夕晚上还要坚守岗位加班,我和父母辞别伯父伯母驱车回城。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