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直机关工委针对帮扶村群众反映强烈的村“两委”班子发展意识不强、对“三农”政策了解少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等问题,强化措施,立行立改,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真正得到实惠。
市直机关工委把解决帮扶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第一批整改事项之一。利用征求意见的时机,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帮扶村——高青县黑里寨镇后崔村和木李镇南李村调研走访,从引导村“两委”班子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入手,召开专题座谈会,帮助帮扶村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工委一改过去下半年或第三季度才安排帮扶工程的做法,立说立行,从3月份开始,先行垫付资金3万元,为南李村打农用井5眼,解决了150余亩农田、大棚蔬菜灌溉问题。争取供电部门支持,协调落实资金20余万元,完成农灌低压线路新建工程,彻底解决了南李村生产用电问题。协调交通部门,为后崔村和南李村整修、硬化道路1.4公里,仅南李村协调落实资金15万元,解决了农产品运输和群众出行难问题,进一步改善了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促进村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帮助村民尽快增收脱贫,工委组织村民骨干到先进典型黑里寨镇油马村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远程电教网引导村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提高致富能力。邀请田镇冯郭村党支部书记为村党员上专题党课,增强村党员干部带头奔康的信心。指导建立了“政策信息宣传栏”,及时宣传更新党和国家惠农扶持和民生保障政策信息。派驻的“第一书记”当好“宣传员”,对群众关心的务工就业、农民进城落户、养老保险、苗木种植等热点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学习掌握政策规定,逐一反馈。(王雪冰)
新闻推荐
为黄河浮桥建“健康档案” □本报记者王玉芬通讯员崔立义石晓静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