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今年以来,高青县芦湖街道党工委把“找准着力点、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大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抓党建、强服务中增活力、添动力。
一个支部一面旗
服务发展增活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芦湖街道党工委实行班子成员包管区和重点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点对点帮扶、村党支部书记绩效管理的工作责任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提高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服务能力,实现群众更富、党旗更红。今年以来,共流转土地12000余亩,新成立农业龙头企业3家,发展农业合作社27家,培植种养大户300多个。
在菜园村,绿树掩映,稻田葱葱,进村路上挤满了前来垂钓、品尝野菜、观光采摘游客的私家车,总投资3000万元的海创农业生态园正在紧张施工建设,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彻底变了样。淄博日报社派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以来,与村党支部书记和街道包村领导共同商定了以旧村开发为契机,发挥黄河湿地地域优势和种养有利条件,开发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经多方联系,成功与滨州市鑫峰集团签约,投资建设海创农业生态园项目,计划引进美国绿头野鸭30000只,开发垂钓园一处、采摘园两处,种植无公害水稻600亩。上半年,全村在野菜种植、垂钓、采摘方面实现人均增收500余元。
一项工作一处景
服务民生显魅力
“中国的歌儿美美美,唱了一辈又一辈,插上翅膀她能飞,掺在酒里让你醉……”伴随着《妹妹的情歌》热烈的节奏,广场舞爱好者脚步飞移。在芦湖公园文体活动广场,来自芦湖街道各社区、村的19支舞蹈队伍300多人依次登台,以新潮的舞步、清爽的造型、整齐的服装展示着活力与激情。
芦湖街道党工委把服务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依托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了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全覆盖,并投入30万元,在6个村竖起户外显示屏,开通了“远教视窗”。顺应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不断改善村居生活环境,对符合旧村改造条件、群众意愿高涨的25个村实施社区改造,完成丁家等1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由社区和村党支部牵头,引导广场舞爱好者组建舞蹈队,举办首届“舞动芦湖”广场舞展演赛,并开展了“书画进村、美丽芦湖”高青书画家送文化下乡、“美丽芦湖”摄影等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一本日记一片情
服务群众添动力
“马家村东灌渠因多年未清理,淤泥太厚,严重影响了邻近两村的春浇春灌工作,需及时清理。”在芦湖街道西马管区书记的民情日记本上,有这样一段话。2月28日,管区书记将这件事进行了汇报,街道农委迅速对辖区内所有沟渠进行了实地调研,当天一份《关于芦湖街道春灌工作的调研报告和相关沟渠施工计划》便呈现在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面前。3月1日芦湖街道出动数台大马力挖掘机,开始了紧张的沟渠清理工作。共出资350万元,清理沟渠18000多米,确保了群众春灌的顺利进行。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芦湖街道组织全体干部走基层,人手一本民情日记本,面对面听取民声,实打实收集民意,将群众愿望诉求记在本上、装在心中、抓到实处,把群众需求变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深化“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制度,积极推行“便民服务向管区社区延伸”,街道计生、新农保、新农合等服务群众的窗口每周都到管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进一步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卢浩于洋)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