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因素制约,这两年,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效益下降、偿债能力减弱等问题。面对危机和挑战,高青县法院在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能动司法,探索通过出售式破产重整方式挽救危困企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高青特点,符合市场规律,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企业破产新路子。
研判形势
引导企业依法破产
企业兼并重组是调整优化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淄博中院在审查危困企业破产案件时,坚持“充分调研、分类指导、有保有破、依法处置”原则,对破产企业实行差异化处置,依法保障企业兼并重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仍具发展前景的企业,注重发挥破产重整作用,对其进行有效重组,提供再生机会。对符合产业政策调整目标、具有重整希望的钜创纺织品公司、曼顿纺织公司、恒丰服装公司、邦德陶瓷公司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督促其通过合法高效的程序,压缩合并过剩产能,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由于司法引导准确及时,先后有三家知名企业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企业重组,盘活企业资产12亿多元,安置职工3000多名。对企业重整无望的五湖陶瓷公司、金长江纺织服装公司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重整重组
助力企业起死回生
继今年4月份,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巨头山东如意集团与高青县达成协议,受让淄博钜创公司优质资产后,2014年10月29日,钜创公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通过了如意集团参与钜创公司重整计划的决议,淄博钜创迈出实质性重整步伐。
在推进破产重整工作中,淄博中院肯定并推广了高青县的做法,实行破产工作联系人工作机制,由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由政府确定一名项目联系人协调破产工作,负责组织、联系企业、管理人、有关机关和法院,向管理人提供人、财、物、维稳等方面的支持,指定一名县级领导作为项目分管领导进行协调和推进。目前,该县6家企业的破产工作平稳进行,真正实现了无震荡破产。
钜创公司的破产重整实践证明,破产工作联系人工作机制不但保证了法院能依法主导破产重整进程和居中裁判,也能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职能作用,不但化解了职工和债权人上访问题和战略投资人引进问题,也保证了债权人会议的顺利召开及其他重整工作的有序推进。
统筹兼顾
确保企业平稳转型
宣布一家企业“破产”看似简单,其背后需要处理的是一项庞大、繁复的系统工程。淄博中院做破产案件审理做到“三结合”——破产工作与促发展、保稳定、重民生相结合,精心参与,从“严”与“稳”上周密考虑,与相关部门建立了破产立项、立案联动机制,法院提前做好破产案件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审查立案时,严格依照破产法的法定条件进行审查,格外重视审查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预案是否稳妥完备可行,资金来源是否可靠有保障,缺口如何解决等问题。
市县两级法院千方百计提高破产债权清收率和破产财产变现率,尽可能使破产企业的可兑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维护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已有2000多名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得到保障。通过召开债权人会议确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优先支付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法院在办理破产案件过程中延伸服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企业职工排忧解难。在处理钜创公司破产重整一案中,为了稳定员工,通过管理人协调垫付了拖欠企业职工工资699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421万元,发放了重整后职工放假3个月的生活费,避免了群体性上访“讨薪”事件的发生。
新闻推荐
助推乡村文明共建美丽新农村 ——淄博市财政局助推淄博市乡村文明建设活动纪实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