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毕红梅通讯员聂元硕报道
本报讯2月25日(正月初七)上午,刚刚沉寂了没几天的高青县经济园农贸市场又变得热闹非常,人头攒动。临时搭建的舞台前,坐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看戏的观众。有的坐着马扎,有的抱着孩子,有的干脆就站在三轮车上,在凛冽的寒风中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淄博市京剧院演出的经典剧目《龙凤呈祥》。悠扬婉转的琴声,高亢嘹亮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精彩纷呈的场面,不时赢得观众们阵阵的掌声、喝彩声。
花沟镇西寺村的王大爷是个老戏迷,平时就爱和村里的几个老伙计凑在一起哼上几句。得知淄博市京剧院送戏下乡来到高青,今天早早就蹬着三轮车赶了过来。他专注地欣赏着舞台上的演出,手上打着节拍,嘴里跟着轻声哼唱,看到精彩之处还不时评论几句:“专业剧团就是水平高,这老生嗓音高亢,行腔圆润,还真有杨派的味道。”老人手中的一张纸片引起了我的注意,拿来一看,是他让儿子从高青政府网上下载打印的节目单,上面介绍了这几天京剧院的演出安排:有《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王大爷向我介绍说:“《龙凤呈祥》情节紧张而又喜庆,文唱武打都非常精彩,是京剧里有名的‘吉祥戏\’。下午演《四郎探母》,讲的是杨家将精忠报国、忠孝节义。后面几天演的也都是京剧里非常有名的传统剧目。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啊!”老人边说便呵呵地笑了起来。我问老人:“明天还来看吗?”“当然来啊,这现场看戏比看电视更过瘾!”
淄博市京剧院刘新玲院长向记者介绍说:“我们今年的春节演出排得很满,每天早上七点多出发,有晚场演出的话十点多才能返回,但大家不怕苦、不叫累,认真演好每一场戏。能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好戏,得到他们的欢迎和喝彩,这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自豪。”
新闻推荐
走进基层群众的心坎里 ——淄博市中心医院托管高青县人民医院工作纪实□通讯员鲍秀丽巩树林本报记者王玉芬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