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李镇位于高青县西北部,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是典型的沿黄农业镇。近年来,镇党委按照市、县委的部署要求,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全镇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前不久全市改善民生社情民意调查中位列第一名。
一、将“双代办”延伸为“户户到”,深入推进为民服务网格化
我们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大讨论活动,围绕“做怎样的基层干部、建设什么样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深入讨论。全镇上下一致认为,要想实现迎头赶上、让群众满意,不动思想根基的修修补补、敲敲打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起锤子敲敲自己的脑袋,把“我们是管理者、我们是干部”的思想桎梏彻底打碎,真正走进群众中去,交朋友、听民声。为此,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全镇103个村划分为55个便民服务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一名镇机关人员挂包,将干部“双代办”延伸为“户户到”。
二、强化照章依规办事,持续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基层权力不大,但再小也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如何用权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今年,我们结合群众满意度测评和“考勤治懒”等活动,对民政、农委、计生、农财等窗口单位工作流程、规范要求、办结时限、考核追责等逐一进行了细化分解,在服务大厅上墙公示,让群众一目了然。
三、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解放思想、艰苦创业的最终落脚点是以干事创业为目的。木李镇虽然两面沿黄,但因处于引黄灌溉的末梢,高青两个引黄闸没有一个在我镇,引黄干渠淤积严重,有时竟出现看着黄河水从身边流过却引不出水、浇不上地的尴尬与无奈。去年我们争取1500多万元对干二排等3万米灌排主干渠进行疏浚改造,彻底改善了西北部3万亩土地的灌排问题,受益面积和群众人数均超过全镇的一半以上。
受经济条件限制,我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截至去年还有3个滩区村没有通柏油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群众修路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们结合农村道路网格化建设,连续两年为80多个村新修公路7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到、村村联,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四、强化依法治理思维,不断丰富基层社会管理内容
解放思想不是要党员干部随心所欲,而是要坚持法治思维,用制度的笼子规范约束党员干部言行。
对基层软弱涣散村、分队而治村,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逐一找每位党员谈话,强调组织纪律,统一思想,集中用力,采取联大、联强、联近方式为5个村建设了2个联村支部,对2个分队而治村进行了融合共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无视规章制度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个别“害群之马”,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今年就对3名带头阻挠中心工作的党员进行了纪律处分,对2名无理取闹的群众进行了治安处罚。
群众通过一件件身边事,看到了一个边界清晰、权责一致、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协调机制,依法行政、规范治理已在全镇蔚然成风。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