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大早,高青县青城镇东街村村委会挤满了人,这是东街村扶贫点运营的第一天,青城镇汽车刷产业园拉来了线、刷坯等原料给村民传授加工工艺。车刷制作简单易学,不少村民很快就学会了,开始上手干活。在青城镇,像东街村这样的扶贫点共有9个,每个扶贫点都可带动30余人就业。
以加强基层党建为保障
夯实基础促双赢
青城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在为民办实事上。各级党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情况,积极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进一步放大全镇130多家合作社扶贫带动效应,确保“两学一做”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促进。除此之外,青城镇积极探索居家劳务、公益性岗位、电商扶贫、政策兜底等多种扶贫模式,变单一发力为组合出拳,变短期扶贫为长效扶贫,努力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以汽车刷产业园为依托
细化措施扶真贫
青城镇汽车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历经2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年产1200万把汽车刷、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的规模化产业,2012年,青城镇被授予“中国汽车刷之乡”。
近年来,青城镇创新工作思路,挖掘汽车刷产业园优势,采取“劳务+代加工+电商+分红”的方式,带动19个重点贫困村的所有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到汽车用品产业园打工,每月至少可拿1600元工资;为照顾不方便外出的贫困人群,青城镇在全镇范围选择9个贫困村设立汽车刷扶贫点,由企业送技上门、送料上门,并定时回收半成品;扶贫点周边的群众可到扶贫点加工,也可将原料带回家中,绑好车刷后再送回扶贫点赚取加工费;会操作电脑的贫困人员,镇政府还会免费教授电商课程,可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站代卖车刷,赚取提成,现已有3名残疾人从事网络销售;依托汽车刷产业园扶贫项目,青城镇有500余贫困人口受益,每户贫困户至少每年增收2000元。
以发展庭院经济为突破
授之以渔拔穷根
针对贫困户大都难以外出务工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实际情况,青城镇鼓励贫困人口发展手工艺品加工、居家养殖等小微产业,足不出户赚取收益。
除了传统的汽车刷加工、藤编柳编塑编等行业,该镇鼓励贫困户发展居家养殖业。由包户干部为其制定饲养方案,提供启动资金,并帮助进行后期饲养、出售等环节。目前,包户部门和包村单位已为有饲养能力和居家养殖意愿的贫困户购置鸡、鸭、兔子等家禽,全镇共有287户贫困户干起了养殖业。
对于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奶牛托养扶贫模式。包户干部向贫困户预支扶贫资金300元,贫困户通过镇扶贫办将资金统一投入到淄博润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该公司配套资金购买育成奶牛进行养殖管理。镇扶贫办向贫困户发放分红证,年底根据市场价格向托养贫困户兑付养殖利润。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