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主任您好: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的老师建议他做心理辅导,并告诉孩子妈妈:他们夫妻俩尽量也要参与。我想问家长能在咨询辅导中做什么?
张店倪女士
倪女士您好:
厌学、任性、说谎、胆怯、暴力倾向、成绩下降、迷恋上网……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行为”,令许多家长伤透脑筋。而针对未成年人身上出现的问题,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孩子出现异常状态,根源往往在家庭,因此既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父母,进行系统的“家庭心理辅导”。
家庭心理辅导不同于个体心理辅导之处就在于,心理咨询师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问题行为的个人身上,而是放在整个家庭单位的功能失调上;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求整个家庭参与。
在心理辅导中,采取个体心理辅导和家庭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会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步骤是:先与父母晤谈,确定心理辅导目标,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与家庭情况,注意孩子的积极方面;第二,与孩子个别晤谈,进一步确定心理辅导目标、了解情况,注意孩子的积极方面,改变孩子的认知,和孩子一起共同确定行动计划;第三,与全家一起晤谈,促进双方沟通;第四,与父母单独晤谈,让父母明确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父母一起研究改善家庭关系的办法。通过这些步骤,使全家认识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克服孩子问题行为的信心。
根据我们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的实践和研究,孩子之所以出现发展障碍和“问题行为”,除了遗传和学校、社会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家庭环境,父母是决定孩子的最根本性因素。造成孩子“问题行为”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关系不和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父母权威丧失、孩子缺乏温暖和安全感;对待孩子简单粗暴,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缺乏与孩子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忧郁;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不良的行为习惯容易“传染”给孩子;父母“望子成龙”让孩子不堪重负;父母及祖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无所适从;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带着家庭的影子。可以说,“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因此,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应该正视家庭因素,千万不能只是责怪孩子,而要主动寻找原因,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一般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往往只是针对个体,缺乏对家庭和团体因素的考虑。“家庭心理辅导”的关键是在整个家庭的参与下改善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成员相互了解和沟通,让孩子从自我挫败感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中。同时家庭心理辅导绝不是批评、指责家长,而是帮助整个家庭成员都冷静下来,理智地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让他们明白孩子的问题并不是与他们无关。在孩子面前,成人往往是自以为是。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与家庭的关系,仍然有一些家长认识不清。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有问题行为,但是他们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与自己无关。有的家长碍于面子,不愿承认或不敢与孩子一起接受心理辅导。家庭和孩子是互动的,孩子好了,对家庭就是莫大的幸福。因此,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孩子能否走出困扰的关键。
淄博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淄博明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骏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