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宝华
编者的话:
《金婚》这篇文章在创作时,作者观察非常细致,用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公婆之间多年的相濡以沫,又表达了自己对公婆的敬爱之情。本文坚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风非常淳朴。
《家有小棉袄》,很温馨的一篇散文。作者从自己和女儿之间的一些点点滴滴出发,用朴实的语言表述了女儿对自己那浓浓的爱,非常温暖,很温馨很感人。
《打虎上山》从一部电影入手,主要写自己对电影的一些感悟,其中穿插了剧情的描写,也穿插了父亲看戏的情态,文章引人入胜,流畅富有哲理。
邢宝华,笔名流云,市青年作协会员,一直对文字如痴如醉,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去书写身边的精彩,文字犹如情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散见于《淄博晚报》等报刊。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一直为唱不了那高纵入云的霄汉二字耿耿,却也正因为如此,让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夜带着父亲去看了《智取威虎山》,若是别的电影,父亲必然不会赏脸,可因为是《智取威虎山》,那是父亲上学时曾演出过的剧目,也是我从小到大知道老爹唯一会哼唱的,对他来说是有着无法言述情结的,所以我轻易地瓦解了父亲的心理防线,让他乖乖上了我的车,跟着我一块打虎上山。
当一望无际浩瀚的林海出现在银幕上,当现代技术让我切实感觉到了眼前的雪花飞舞,当熟悉的京剧旋律“穿林海,跨雪原”唱响,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展现的时候,我内心激动了,那就是我曾想象过的场景,智勇双全的杨子荣,老奸巨猾的座山雕,阴险狡诈的栾平,心狠手辣的八大金刚,还有那俊伟奇险的威虎山,一切都那么地熟悉,同样的场景,在梦里演过了几多回,我心目中的林海雪原,此刻,被徐克完美展现!
在样板戏风行的年代,有很多的现代京剧很出彩,我也看过不少,《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都是不可复制的经典,但我唯独对《智取威虎山》偏爱有加,因为这里面有很强烈的英雄色彩,明知山有虎,孤身入虎穴,尤其是那一出最最经典的打虎上山,轰动了整个时代,也留给老一辈心里不可磨灭的永垂不朽。打虎上山,已经不单单是一出戏,而成为了时代的印记。
老爹是断断不会为了《变形金刚》而走进影院的,正是徐克这一次的拍摄,勾起了老人们对那个年代的缅怀,且不说是致敬什么,起码这一次,会有很多的怀旧情结集体爆棚,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引发人们再一次的追捧京剧《智取威虎山》,对不喜欢京剧但对这故事并不陌生的人群,电影恰好地弥补了空白,两者相互辉映,在各自的年代,都书写了经典的一笔,将历史的留白用情节和情结丰富饱满,人物更加立体化,效果更加出人意料,夺人眼球。徐克这一次的挑战,无疑是逼自己打虎上山,可他成功了,就像杨子荣一样,历尽困难,迎来春色换人间。
老爹对电影中的打虎那段赞不绝口,觉得老虎拍出了气势,也很真实,杨子荣打虎也打的凶险至极,面对百兽之王,还是在严寒下出来觅食的饥饿之虎,能打死它确实是有侥幸的成分在里面。这一场戏高度真实地还原了打虎的场景,不论是戏曲中那潇洒的空跃挥手甩枪击毙,还是小说中紧张刺激的文字描写,打虎上山已经足以说明本片的主旨。我坐在老爹身边,时不时地会去观察老爹看电影时的状态,看到这一段时,明显感觉老爹紧张了,当看到杨子荣假装接手那场戏,又爽朗地笑了,老爹已经深深陷入剧情,化身杨子荣了。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何尝不需要打虎上山的勇气和决绝,面对生活中的不顺,有多少人选择了妥协?有多少人决定接受挑战?又有多少人敢挥马扬鞭,打虎上山?
特定的年代造就特定的英雄,英雄的光辉形象,永远活跃在文字里,唱词里,影像里,成为传奇,成为不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英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可复制的传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生的强者,那猥琐多疑如座山雕,再怎么工于心计,在正气面前还不是败下阵来。
打虎上山,英雄不灭的情结,面对茫茫林海,面对千里雪原,面对凶神恶煞般的土匪,唱起来吧!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新闻推荐
淄博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14年,筛查60余万人次,337名患儿获有效干预 早筛查让宝宝远离出生缺陷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