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中国:向慢病决战到底 ——“中国慢病防治专家行”首站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启动

来源:淄博日报 2015-03-31 18:29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慢病防治专家行”暨慢病特困救助淄博站启动仪式现场。慢病,非一朝一夕可治,更非一朝一夕所患。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这些病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健康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科学防治慢病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3月22日,“中国慢病防治专家行”2015年首站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启动,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推广至包括淄博在内的32个城市,10万慢病患者从中受益。

中国,向慢病宣战,并将决战到底。

慢病之痛:病魔缠身带来沉重负担

生命的旅途,一程有一程的风景,但若是有某种慢病相随,便不啻是阳光下的阴影,会让自己承受数不尽的痛楚,更会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我国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显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慢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每12秒就有一人因中风或心梗而倒下,这一数字如此惊人。调查显示,在四大类慢病中,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每年我国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近5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现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其次是癌症,按国际疾病分类,人类癌症至少有62种,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是消化道癌症和呼吸道癌症,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我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60万,死亡约180万人。第三是糖尿病,现已知,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患者人数超过9200万。此外,糖尿病前期患者占到全国总人数的15.5%,这意味着我国有1.4亿人是糖尿病的潜在高危人群,糖尿病的危害不仅是疾病本身,更在于引发的并发症。此外,呼吸系统疾病也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重者因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患病者之多,难以统计。

慢病以及诸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不但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和社会财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世界银行报告称,慢病给中国带来的总体经济损失可能会巨大,2005至2015年,心血管疾病、中风和糖尿病将会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指出,当今,慢病已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慢病将面临“井喷”状态。

因此开展慢病的防控与救治是关乎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慢病,需快防。

防治之艰:谁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人们大多不以为然的慢病的防治,更是如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防治慢病?这一课题可谓是任重道远。

慢病中的脑血栓常被比喻成“寂静的杀手”,理由在于该病常常来得悄无声息、发作得迅速突然。

数据显示:我国脑血栓发生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而现实中,人们对脑卒中的防治意识并不强,往往出现了严重症状,才不得已来医院就诊。

“一些患者的病情其实早有先兆,但他们经常存在‘在家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的想法。”淄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邦理指出,这只能耽误诊治,对患者没有任何益处。

国内外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群众健康意识提高,为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多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和示范地区开展的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工作网络。

但是,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针对慢性病,卫生部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012-2015)》中提出了多项2015年将达到的具体目标。其中包括: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肥胖不超过8%。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指出,开展慢病防治活动,就是要提高百姓防治意识,从“病后治疗”转为“病前预防”。为此,该协会开展“中国慢病防治健康行”活动,希望通过组织医药专家,用两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心城市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专业培训和面向大众的健康大讲堂,并建立慢病防治工作站,赠送“百姓合理用药”系列科普丛书。

在淄博市第一医院举行的“中国慢病防治专家行”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13名专家一致认为,要想遏制慢病的发生,必须在全国掀起一场慢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的新的“卫生革命”,使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应对产生慢病的不良生活习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承担的由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服务的慢病防治健康行国家示范项目,在全国渐进有序、踏踏实实、一站一站地推行活动,应该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能否达到慢病防治的目标,还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纠正百姓对慢病认识的误区尤为重要。成倍增长的慢性病致死率,反映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较差,治未病观念尚未普及,健康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如今很多农村地区也高发“富贵病”,但很多人对健康知识一无所知,出现疾病症状尚且浑然不知,更别提主动预防了。

防治,刻不容缓。

淄博之措:“第一模式”开启防治新途

长期以来,人们将金钱、精力投入到重大疾病的各种诊疗上,却很少注重前期的健康管理和预防。在淄博,这样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近年来,淄博市高度重视,把加强慢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慢病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县建设,通过多部门协作、增加公共投入、加大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监督监测等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慢病防控工作体系。

2012年,“中国慢病防治健康行”淄博站设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当年9月16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中国慢病防治健康行”在淄博承办方市第一医院举行淄博工作站启动仪式,由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马进强担任站长,药械科主任谢法东担任副站长,来自社会各界的1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仪式。

此后,在市卫计委的指导下,淄博市第一医院将国家有关部门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淄博实际相结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应对淄博慢性疾病谱的变化所带来的防控策略调整,将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衔接,创新“防控—治疗—管理”有机结合的慢性病防治模式,形成了以淄博市第一医院为技术龙头、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网底的慢性病防治网络体系,开创慢病防治的“第一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综合防治之路。

经过3年的积累和摸索,淄博市第一医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慢病管理体系,今年3月22日,“慢病特困救助站”在市第一医院成立,为淄博市贫困慢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相信通过“慢病防治专家行”系列活动的开展,将会动员全社会更多的力量行动起来,为推动全国慢病防治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慢病防治,淄博责任在肩,戮力向前。

新闻推荐

淄博工业学校校企合作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向慢病决战到底 ——“中国慢病防治专家行”首站在淄博市第一医院启动)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