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本版刊发了《遭遇恶意电销,投诉!电话赠送保险,不要!》一文,反映了市民陈先生遭遇海康人寿淄博地区保险销售人员电话骚扰甚至恶意诅咒的事情。
时隔两个月,近日,陈先生又接到了海康人寿保险推销人员的电话骚扰,不同的是,拨打电话由之前的尾号555变为666。
2013年4月,中国保监会印发了《人身保险电话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并明确指出,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个人不得随机拨打电话约访陌生客户,对于明确拒绝接受电话销售的客户,应录入禁止拨打名单,并设定不少于6个月的禁止拨打时限,海康人寿在这一事件上显然违背了此办法,公司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然而,作为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手段,保险公司对电话营销趋之若鹜被骚扰的人也不少。张店市民薛先生一次正与客户谈生意,突然电话响了。因为怕是合作单位或是客户有事找,薛先生立即接通了号码为012—95512的电话。当了解到是平安客服工作人员的电话后,薛先生明确表示正在忙,并直言不需要任何介绍后便挂断了电话。
然而,让薛先生意想不到的是,在他与客户谈生意的半个多小时里,该公司业务员锲而不舍,竟然拨打电话十余次。
“现在车险市场价格已十分透明,入哪家靠的是服务,消费者有权自己选,靠相互诋毁,靠骚扰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让人十分反感。”薛先生说。
近日,市民刘先生也反映他连日来受到自称太平人寿客服人员的骚扰,向其推荐一款人寿保险产品。
原来,刘先生之前曾接到太平人寿客服打来的电话,称要赠送给刘先生一份为期一年的意外保险产品。“开始觉得很幸运,也没有多想,就把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告诉他们了。”刘先生说。
从此之后,刘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到保险公司推销其他保险产品的电话。刘先生说:“那份赠送的保险到底有没有生效,我也不清楚,现在真后悔相信了他们免费体验的幌子。”
据悉,保险公司电话扰民一直以来在保险业消费者投诉中占很大比例。在《人身保险电话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个人不得随机拨打电话约访陌生客户,或者假借公司电话销售中心名义约访客户”,同时对于明确拒绝接受电话销售的客户,应录入禁止拨打名单,对其他公司确定屏蔽的电话号码,屏蔽期间各公司都不得再次呼出,并设定不少于6个月的禁止拨打时限。
面对监管,各保险公司也有办法应对。某寿险公司的电话营销员表示,由于保监会禁止随机拨号,所以他们的通话内容都是设计好的。可以说是进行客户回访,也可以说是赠送客户一份保险……目的是为了搜集客户资料和意向。对于保险公司赠送的意外保险,基本上都是简易的短期产品,其保障内容有限,不能高估其作用。(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谢宜奎:淄博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