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为企业安全生产“问诊把脉” □本报记者 李承琳 通讯员 杨彬 安瑶

来源:淄博日报 2015-03-28 04:06   https://www.yybnet.net/

一提起安监工作,人人往往把它和安全事故联系在一起,可没有事故的日子里,安监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企业,为企业的安全生产“问诊把脉”,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关。3月23日上午,记者跟随市安监局监察室的执法人员,走进阳煤集团淄博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

“你们的安全生产许可证4月份到期,别忘了及时更换。”一进入企业,执法人员们便扎进资料室,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表》,逐项审查起相关资料。市安监局监察一室的主任陈敬彦告诉记者,审查资料是执法人员检查的首要环节,通过审查,可以系统地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也能让接下来的现场检查更有针对性。

“走,咱们去厂区看看。”资料审查完已是10:30,执法人员们拎起安全帽,跟着企业管理人员一同深入一线。

厂区内,各种化工设备巍然耸立,不同种的刺鼻味道相继扑面而来,“小心有毒”的提示牌随处可见。“这个味道是一氧化硫,这个是氨气。”仅凭嗅觉,执法人员就能向记者介绍这些味道的成分。

“这里多个数据持续报警,作为管理人员,你们知道这个情况吗?分析过原因吗?如果出现问题,谁来承担责任?”在合成车间操作室,面对执法人员的责问,起初,企业工作人员还试图用各种理由搪塞,可当执法人员带着便携式报警器在现场进一步排查时,持续的报警声和几近爆表的数据让工作人员哑口无言。

制煤气腐蚀、应急救援器材过期、设备缺少防护罩、报警没记录,检查结果让执法人员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仍然耐着性子向工人宣传安全知识。最终,执法人员根据检查结果,向企业下达了相关执法文书,要求公司对照检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企业生产经理王功也表示,检查是对企业最好的督促,对查出的问题将立即整改。

时针转眼指向12:00,记者结束了半天的采访,而执法人员的检查还在继续。市安监局监察四室主任谭学军告诉记者,类似的检查,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而越是危险的企业,往往越是需要他们出现的地方。“执法检查不是给企业找茬,而是为了督促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体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早日将安全生产内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新闻推荐

魏心东入选山东省人民监督员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为企业安全生产“问诊把脉” □本报记者 李承琳 通讯员 杨彬 安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