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淄川区土地确权颁证唤醒二十万亩“沉睡的土地” 让农民“资产”变“资本” □本报记者 孙春晓 特约记者 闫盛霆 通讯员 高会君

来源:淄博日报 2015-03-29 04:05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淄博光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土地流转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作抵押,成功向淄川邮政储蓄银行贷款200万元,且享受了同类贷款的最低利率。让农民手中的土地“资产”变成实实在在的“资本”,现如今,在淄川区已变为了可喜的现实。

“这仅仅是我区激活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是农村经济的‘活水之源\’,只要激活了它,农村经济必定能繁荣!”淄川区农业局局长战振庆对盘活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作用非常自信。

确权颁证,唤醒“沉睡的土地”

长期以来,老百姓已形成了“从土地上挣不到钱”的思维定势,所以,淄川区20万亩土地一直在沉沉昏睡中。然而,2014年初,岭子镇刘家庄村165户全体村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土地。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通过农民资产确权的方式让农民的‘资产\’变‘资本\’”,已轰轰烈烈地在淄川全面铺开。

其实,早在2013年,淄川区就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并以此为契机,查清了农户家庭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2014年逐步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通过向家庭承包户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向土地流转受让方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交易融资,土地价值实现倍增

2014年3月,淄川区在全市率先搭建起了集信息发布、产权交易、资产评估、抵押融资等为一体的信息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健全了区、镇两级有形市场,并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专家组,免费对抵押地块进行价值评估,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通过平台流转及抵押融资,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场所和柜台一站式全程服务。

目前,全区通过“两个平台”完成土地流转交易347笔,涉及面积5.3万亩,其中集中连片流转100亩以上面积3.6万亩;为11户农户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放金额253万元。

据统计,2014年,淄川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后为农民增加收入2.6亿元,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631元。

接二连三,催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土地逐渐连片、经营权实现了抵押贷款,嗅觉灵敏的工商企业看到了土地这块大蛋糕的增值潜力,迅速进入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生力军。(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孙东升:六大壮骨招击退“松”与“炎” □本报记者魏敬敬

孙东升:淄博市第一医院骨一科主任、主...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淄川区土地确权颁证唤醒二十万亩“沉睡的土地” 让农民“资产”变“资本” □本报记者 孙春晓 特约记者 闫盛霆 通讯员 高会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