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袁天:跨山越水追梦“法援” □本报记者 于磊 通讯员 牟晓慧

来源:淄博日报 2015-03-19 04:09   https://www.yybnet.net/

“公平正义是你生命的追求,奉献他人、服务社会是你的志愿理想,一条条哈达、一杯杯热茶,是百姓对你最好的报答。你不是天使,却为群众修复着心灵的创伤;你不是太阳,却为贫困山区播洒下法律的阳光。”2月5日晚,2014“感动淄博”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这是给予获奖者袁天的颁奖词。

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袁天,是山东全正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自2011年起,他连续4年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分别在贵州省册亨县、新疆自治区疏勒县、青海省同仁县从事法律援助志愿工作。

四年中,袁天先后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46起,解答法律咨询近6000人次,代写法律文书30余份,参与当地组织的法律宣传活动47场次,有效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受援地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2年、2013年,连续两次被司法部授予“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优秀律师”。

普法“达人”

“1+1”行动是由司法部、团中央发起,每年向全国无律师县及中西部律师人才短缺的地、市、县派遣一名律师和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当地法律援助工作的志愿行动。

袁天,放弃城市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殷实的经济收入,抛下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孤身一人投入边远地区法律援助事业。他在报名表上这样写道:“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深刻领会到人们对法律的需求,所以申请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袁天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无论到哪里,总是快速进入角色,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面对当地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援助工作缺失的现状,迅速确定了法律援助、普法先行的工作思路。

他积极帮助当地司法局制定法律援助宣传方案,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每逢乡镇赶集的日子,他都会与同事们一起,通过街头免费咨询、发放普法手册和上法制课等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一般法律知识。为了增强法律宣传效果,袁天在宣传点开展有奖问答活动,把法律知识融入答题中,最多时吸引了几百人参与,大大提升了宣传效果。同时,袁天还把要宣传的内容写出来,让过路的学生讲读,一方面避免自己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2014年7月,受同仁县司法局、教育局的委托,袁天牵头为当地中小学编著普法图书。他克服种种困难,经过40多天努力,一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汉藏两种文字的普法图书在学生开学前圆满完成,为当地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提供了帮助。

经过袁天和当地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当地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很多遇到事就上访的群众,从此开始寻求法律途径。

正义“使者”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的受援地大多都是地处祖国边疆的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语言不通。办理同样一类案件,可能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辛苦。尽管这样,袁天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办好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

2013年8月,疏勒县鄢玲的丈夫张行义被一报废车辆撞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但肇事者和出售报废车辆者都不愿承担巨额赔偿责任。袁天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为当事人鄢玲就交通肇事损害赔偿问题提供法律援助。经过多方收集证据,袁天在法庭调查中提出了有力的举证和质证意见,最终法院判决肇事者赔偿原告共计54万多元,公平正义得以伸张,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在受援地,群访案、信访积案、“难题”案的解决现场都少不了袁天忙碌的身影。无论是同行的求助还是群众的困难,他都有求必应,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出现场、走街串户,情系困难群众,用心化解矛盾。“有困难,找袁天”几乎成了当地百姓的口头禅。袁天还发挥自己的法律专长,先后为疏勒县城市公交公司改制、政府10亿元招商引资MTO项目提供法律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播爱“好人”

“要欣赏册亨的自然之美,当然要到山寨中去了。”“这样柔软舒适的冬天,是不是令你向往了呢?”袁天对册亨这片热土,充满着无限遐想和深切爱恋。

2011年10月,袁天到威旁乡威旁中学作法制讲座,看到许多同学衣衫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立即与在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做主持人的朋友联系,成立了由记者、作家、法官、教师、摄影家、心理咨询师等爱心人士参与的“牵手册亨·关爱贫困儿童”考察团。考察团为学校送来了4万余元帮扶资金和书籍、鞋子、衣服等援助物品,还深入该县边远山区的4所小学开展语文、英语观摩课教学,对20名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做心理辅导。近四年来,袁天先后对贵州省册亨县、新疆自治区疏勒县、青海省同仁县的50多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为4个困难家庭捐款4000元。

从事西部法律援助志愿工作以来,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担就全部压在了妻子身上。对此,袁天深感愧疚,平时无论再忙再累,也要坚持每隔一天与家中联系一次。每每听到善解人意的妻子对他一遍又一遍的问候和嘱托,听到活泼、乖巧的儿子讲述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袁天感到无比幸福。他把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化作干好援助工作的动力,用真情温暖弱势群体的心,用法律为援助对象排忧解难。

有人问袁天,为什么要到西部做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且一年又一年申请续签?他说:“我觉得有机会运用所学为西部群众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很幸运的事。每当看到他们舒展的眉头和开心的笑脸,我的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觉,就像大家经常说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吧。”

新闻推荐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举行第五十四次会议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袁天:跨山越水追梦“法援” □本报记者 于磊 通讯员 牟晓慧)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