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王顶岐向大会作《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创新性开展“双联”工作、专项评议工作进一步深化、首次组织召开立法听证会、对议案办理情况举行专题询问……回顾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中,一项项改革创新的举措、一个个令人信服的数据、一次次务实有效的监督,令人倍感振奋。
■开门立法首次召开听证会
2014年,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淄博市燃气管理条例》、《淄博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淄博市专利管理若干规定》3件法规;对《淄博市招标投标条例(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对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条例、城乡规划条例等6件立法项目进行了调研论证。
改革立法工作模式,对列入审议的立法项目,相关专门委员会提前介入,起草部门、政府法制办等责任单位全程参与法规的调研、起草、审议、修改等工作,提高了立法效率。
2014年2月,在《淄博市燃气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两审后,首次召开听证会。据悉,淄博市坚持开门立法,集中民智。通过网站、座谈会、协调会、书面咨询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广泛听取、吸纳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年内先后发送修改稿1000余份,召开座谈会30多次,征求意见和建议980余条。充分发挥立法顾问和咨询委员、立法联系点、立法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律师咨询团咨询员的作用,主动征求他们对每件法规草案的意见。健全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制度,邀请100多名代表参加了相关法规的调研、起草、审议和修改。
■改进监督方式首试专题询问
在认真总结往年专项工作评议的基础上,2014年还修改和完善了评议工作制度和方案。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投票确定市经信、民政、环保、质监、城管为年度被评议部门。通过评议,进一步转变了被评议部门的工作作风,达到了“评一次管长远、评一个部门推动面上工作”的目的。
2014年,共组织两次专题询问。其中,为推动市政府《关于<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让百姓呼吸上清洁空气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和《2014年全市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常委会对市环保、经信、公安、国土、住建等10个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现场提出节能降耗、减少排放等32个问题,1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逐一当面答复,达到了凝聚共识、促进工作的目的。这是常委会首次就一个议题进行专题询问,为推进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常态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创新“双联”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4年,常委会还创新性开展“双联”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常委会与人大代表联系、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全市依据“四有三统一”标准,建立民情联络站90个、民情联络点383个,并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市、区县两级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代表1074名,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固定联系人民群众32137名。去年全市代表有7505人次到民情联系站点接待群众11356名,共收集群众意见4583件,解决问题3017个,有369个问题形成代表建议转交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打通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初步实现了“察民情、听民声、释民惑、帮民需”的目标。
一年来,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20件建议、批评和意见,按照“认真审议、深度调研、跟踪督办、引入询问、作出决议”的思路,一一进行了认真办理。目前,所提建议已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晚报记者赵瑞雪实习生邢喆)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