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农历三月十二,这个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尹怀义老人生于1924年,91岁高龄的他说,日本鬼子来的日子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老人一直生活在淄博高新区大河南村,在当年风起云涌的抗日氛围下,叔叔尹万清是抗日地下组织的一员,十五六岁的尹怀义就为革命党人站岗放哨,送秘密情报。
4月10日,记者来到大河南村拜访了老兵尹怀义,尽管已91岁高龄,但老人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忆起当年抗日的烽火硝烟,老人说,地下工作就像是在敌人的心脏上行动。
地下组织
藏在柴火垛里开会
尹怀义回忆,叔叔尹万清当时40多岁,是抗日地下组织的一员,革命工作对外全部保密,当时因敌我力量相差悬殊,他们大多“昼躲夜出”,利用晚上的时间开会谋划。组织开会的地方平时用柴火垛掩盖起来,为了以防万一,屋内挖了地道,入口处用坛子遮挡。尹怀义说,那时叔叔组织开会,他就在外面放哨,一看鬼子出动了立即发信号,等鬼子真到了村子里,他们已撤了。
那时,大河南村附近就有鬼子据点,鬼子时常扫荡大河南村,有用的东西鬼子就抢走,没抢到东西,鬼子也会搞破坏,弄得村里鸡犬不宁。“不光鬼子有据点,咱八路也有,专门打鬼子。”尹怀义说,一打起仗来,就会有外面的鬼子来增援,为了切断鬼子的后路,村民们也都被组织起来,常常趁天黑就把公路挖断。
地下工作十分危险,尤其是送情报。尹怀义15岁那年,在完成一次送信任务时,半路上竟然和鬼子打了个照面,敌人排着队好像在巡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尹怀义以最快的速度冷静下来,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当时不能跑,一跑肯定暴露了。”老人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现在说出来是个故事,当时也是紧张的很。”
被汉奸出卖
叔叔暴露后牺牲
在尹怀义老人看来,那段岁月危险无处不在。当时叔叔尹万清是地下组织的重要一员,因为一个汉奸告密,他的身份暴露了,鬼子被告密者带着四处搜查。为了躲避,尹万清向村外转移,但由于信息泄漏,鬼子还是找上门来了。
被抓后,任凭鬼子如何严刑拷打,尹万清始终咬紧牙关啥也没说。尹怀义告诉记者,尹万清曾练过武,身体算是强壮,敌人招数用尽也没能得到什么有效情报,一怒之下将其活埋,那一天是1941年农历十一月十五。叔叔牺牲了,但敌人的扫荡和抓捕一直没有停止,尹家人也无法得知尹万清的确切消息。一段时间后,组织内姓荣(音译)的一名同志趁夜偷偷潜回村,敲开尹家大门,匆匆告知尹万清被害的消息后就离开了,得知噩耗的一家人痛哭不止。
装成民工
抢了鬼子机枪
尹怀义老人说,日本鬼子在南石村附近修建飞机场,各村的壮劳力被征去当民工。趁此机会,几名同志打扮成普通民工,进入工地打探消息。工地上有一把机枪,日本兵站岗看守,趁中午休息时,几个人拿着烟和日本兵“套近乎”。“塔巴靠,米西米西”,他们学着日语发音给鬼子递烟,就在鬼子低头找火柴时,一拳打晕看守,悄悄将机枪运了出来。
当时日本的武器先进,枪弄来了却不知道怎么用,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抓一名日本兵。抗日组织内的于化坤和一个同伴打扮成割草的农民,悄悄蹲守在路边等待时机,在一名年轻日本兵落单之时,他们突然袭击,将其抓获。后经教育劝说,这名日本兵成了“反战同盟”,站在了抗日的一方。抗日胜利后,1945年9月,一直搞地下工作的尹怀义也被编入了桓台五区的军队。
70年后的今天,尹怀义住上了楼房,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孩子孝顺,四世同堂,十分幸福。如今年过九旬的尹怀义几乎成了村里年龄最长的人,回想着当年的事,想到曾经与自己并肩战斗过的同志大多已不在人世,老人十分感慨:“亲历了多次战争,我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更要好好珍惜。”
(文/图晚报记者李妍通讯员邢本厚)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