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集资5600万 张店警方破获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投资公司6员工被抓

来源:淄博晚报 2015-05-15 18:18   https://www.yybnet.net/

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从300余名市民手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记者昨日从张店警方获悉,张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破获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抓获6名投资公司工作人员。两年来该投资公司承诺以13%-15%的高额利息,向300余名市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642.7万元,不料却因资金链断裂暴露其非法集资的本来面目。

□□高额利息为诱饵吸收公众存款

今年1月份,二十余名群众来到张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张店一家名为“山东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机构,从2013年开始,以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可以获取投资额年利率13%-15%的高额利息为诱饵,向其吸收存款。然而公司从2015年初开始,无法正常返还本金及利息。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侦查,通过搜集相关证据之后发现,共有300余名社会不特定人员参与集资。4月份,警方陆续将该公司的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据嫌疑人供述,从2013年开始,该投资公司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称,以高额利息吸收存款。该部分存款用于投资企业进行生产,其从企业获得的利息比集资时的利息要高,并以此获利。

□□资金链断裂集资人本金利息血本无归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其所投资的企业开始出现亏损,无法正常支付投资公司以高额利息。该投资公司只得继续通过吸收存款,以“拆东墙补西墙”,向集资人返还本息。然而今年1月份,资金链发生断裂,公司已经停止运营。

“近几年来,银行借贷越来越难,一些企业为了维持或扩大生产,开始社会集资。而一些机构此时就充当了担保人身份,以高额利息吸收公众存款,再以更高利息向企业放贷,从中获取利益。但是随着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依托于企业的担保人及集资人的本金及利息便会出现返还困难。”张店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介绍说,近年来,淄博地区非法集资发案率呈现增高趋势。

据了解,该公司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642.7万元,其中单人投资额最大者为200多万元,资金链断裂后无法偿还集资人本金及利息4600余万元。目前,案件已进入起诉阶段。

□□警方提醒遇到高回报须向有关部门核实

当市民在生活中遇到以高额回报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警方提醒,可通过向集资公司、企业的主管部门或审批部门进行查询。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有欺诈嫌疑。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如果不具备发行、销售股票、出售金融产品以及开展存贷款业务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

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可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参考。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超高利投资回报分配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必有非法诈骗行为。

同时,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商量、审慎决策,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

如果实在无法判断是否是非法集资,除上面谈到的应当提高警惕、尽量避免上当受骗外,社会公众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待了解详情后再做决定。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

(晚报记者刘琳通讯员李淑娟)

新闻推荐

张店区委、区政府承诺: 10月底前完成年度环保治理任务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集资5600万 张店警方破获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投资公司6员工被抓)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