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黄志强院士合影4月24日下午,在外出开会途中,被301医院肝胆外科史宪杰教授的一篇微信消息震惊了,一代外科宗师,胆道外科之父黄志强院士因病驾鹤西去,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3岁。悲痛之余,与黄老相识的点点滴滴,仿佛像电影一样,一幕幕的涌入到脑海中。
我没有机会作为助手和学生跟他同台手术,但却有幸在自己的外科生涯中不断得到黄老的教诲和指导。1990年底,我有幸参加全国第五届中青年学术交流会,作为评委的黄老语重心长的点评我论文中的优点和不足,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与黄老接触。那时候的资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开会看到的大师都是我从杂志和书本上知道的。黄老那么中肯的意见让我激动不已,晚饭时我再一次鼓足勇气,继续向大师请教。我向他诉说在基层医院学习的困难和彷徨,他丝毫没有嫌弃我的样子,而是将他的一些经验向我娓娓道来,转眼之间晚饭就结束了。临走时,他向我推荐一本ClarenceJS写的《Introductiontoabdominalsurgery》一书。回来之后,立刻托人借到并复印了这本书。借助字典,我啃完了书的全本,萌生出结合自己有限的临床经验,写下心得的想法。写了几篇,得到了当时我的主任的大力支持,鼓励我干脆出本书吧,可以让我这样的年轻医师受益。恰好医院让我陪着我管床的一位直肠癌肝转移的病人到301医院会诊,又一次见到了黄老。我把自己的想法向黄老汇报后,他鼓励我说,文稿写完后,他可以替我修改修改。我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味的点头称是(顺便说一句,那个病人经黄老亲自手术后,现仍健在)。历经1年的书写,我将厚厚的书稿寄给了黄老。不到一个月,黄老写信让我到京面谈,看着书稿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和改动的英文字母,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更难以置信的是,他用方格稿纸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工整的字体、优雅的文字让我惊叹,使我信心大增,唯有继续努力方能报答黄老的厚爱。
有了这样的接触,我们之间的联系自然逐渐多了起来,从数次往返北京到以后全国性学术会议越来越多,黄老越来越忙。每次见面他总能认出我这个淄博的小伙子。1999年国庆节,我去看望黄老。事前没有跟他联系,到北京后才打电话。那天他恰巧参加阅兵式和晚上的焰火晚会,等见面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我抱歉地说是不是太晚了,他却告诉我说这是他看书的最佳时间。他领我去他的办公室,不大的一间屋里,办公桌上两大摞书稿和外文杂志,手写板上密密麻麻的写着工作日志,沙发上有一件军大衣,黄老告诉我是午休用的。非常醒目的是电脑、打印机和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用品一应俱全,让我很难相信这是77岁老人的生活节奏和追求……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转眼之间,物是人非。黄老的逝世,是我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愿黄老一路走好。人间失去了胆道外科之父,天堂里多了一位外科大师。
(普外科主任医师刘志民)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