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伊茂林)6月3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关于全市税收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暨促进“走出去”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联合制定了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10项措施,进一步扶持淄博市“走出去”企业发展。
建设工业强市,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按照“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规定,淄博市出台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10项措施。这10项措施分别是:
一、搭建一个服务平台。建立国、地税联合“走出去”服务平台,从办理税务登记、信息交换等业务,拓宽到合同备案、税务咨询、处理国际税收争端等领域,进一步畅通服务渠道,实现企业进一家门,一次性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全部涉税问题,避免企业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提高办税效率。
二、组建“走出去”税收专家团。建立以国、地税国际税收、进出口、所得税、货劳等业务科室骨干为成员的税收专家团队,定期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定期研讨“走出去”企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开展“走出去”企业点对点、面对面的贴近式服务。
三、开展“走出去”企业大走访。在全市开展“走出去”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上门了解企业对外投资经营状况和涉税诉求,现场帮助企业解决涉税疑难问题。
四、简化税收协定执行程序。认真执行我国对外签署的税收协定,及时高效做好“引进来”企业享受税收协定优惠待遇的审批备案相关工作,为跨境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五、开辟出口退税“绿色通道”。对“走出去”出口企业,国税机关对其退(免)税申报资料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审批完毕;属于一类企业的“走出去”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时不再提供原始凭证,原始凭证留存企业备查,国税机关将在2个工作日完成退(免)税的审批工作。
六、帮扶“走出去”企业跨境重组。为“走出去”企业做好境外投资税收服务,对企业在境外已缴税款和税收饶让部分及时予以办理抵免,避免企业重复纳税;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收购、资产收购等跨境重组方式实现“走出去”,对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及时予以备案,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七、建立“走出去”税收风险预警机制。研究跨境涉税风险特征,开展跨境税收风险预警管理。利用网络专栏、微信群等,适时发布重点投资东道国税收政策,提示对外投资税收风险,帮助企业提前规避生产经营风险和税收风险。
八、设立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专席。依托税务咨询12366平台,于2015年6月底前设置“走出去”企业服务专岗,加强对专岗人员培训。依托国际税收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为企业量身选择“走出去”税收策略。
九、加强开放型经济税收分析。从淄博市“走出去”经济发展变动趋势,全面了解企业投资分布特点、经营和纳税情况,总结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律,揭示“走出去”企业存在的经济及税收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和建议,为淄博市“走出去”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分析数据,为企业投资提供指导性意见。
十、成立启动税务相互协商程序应急委员会。建立市、区(县)两级启动税务相互协商程序应急委员会,帮助企业通过省局“网上直通车”提报有关避免双重征税或国际税收争议的涉税诉求,确保省局在第一时间受理和分析企业提报的问题,解决淄博市“走出去”企业在税收协定缔约对方遇到的税务争端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和国家税收权益。
新闻推荐
特派记者宓家峰在埃德蒙顿英联邦体育场...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