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荣顺通讯员巩飞甘宁
今年上半年,24个联盟整体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86.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5%,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7.64个点,实现利税58.94亿元,同比增长23.07%,利润31.58亿元,同比增长3.03%。“铸链”工程正步入提质增效新轨道。产业联盟内企业效益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对全市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工业的提质增效形成了有力支撑。
抱团发展——
协同创新拓出新空间
为推动联盟进行技术创新,市科技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强联盟协同创新,抓住了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瞄准国家或地方重大急需,围绕产业或行业发展需求,扶持联盟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实施对行业领域或联盟企业产生技术推进和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研发项目。支持联盟制定体现联盟特色、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联盟标准体系。引导联盟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解决联盟公共需求,支撑联盟互利共赢。
通过积极培育和引导,铸链工程步入提质增效发展新通道。今年上半年,24个联盟整体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86.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5%,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7.64个点,实现利税58.94亿元,同比增长23.07%,利润31.58亿元,同比增长3.03%。
在对全市经济整体推动的同时,联盟成员间交流合作也不断激发出技术创新的火花,维统科技、英科环保及环亿资源综合利用在联盟框架下强强联合,深化研究粉煤灰提纯及改性技术与设备,将粉煤灰与废旧塑料混合活化制成增强改性微发泡PS熟料装饰线条,粉煤灰下脚料还可以制成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实现了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派力迪环保工程与永华滤清器进行深度合作,形成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等离子体VOCs处理系统产业化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建立了餐厨油烟净化样板工程,并逐步推广应用到其他行业。磊宝锆业对工陶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AZS废料,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AZS固体废料的回收利用。
联盟成员通过协作创新,产生的技术创新成果越来越多,技术创新也在广大联盟企业中蔚然成风。规划实施“铸链”工程初衷正在得以显现。
创新提升——
新思维引导运作新模式
为引导联盟模式创新,市科技局在联盟技术交流、产学研合作、联盟品牌策划、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促进联盟抱团发展。
通过组织开展国内外重大创新活动,对联盟开展重大技术交流、技术创新论坛、学术研讨、产学研合作、商业模式创新、国际化战略研究、人才引进、管理对标及“互联网+创新”等重大创新活动给予资金扶持,促进联盟活跃度持续提升。
矿山装备技术联盟在贵州安顺建立了设备超市和维修中心,建立了联盟企业协作共享的销售平台。资源综合利用联盟组成考察团赴日本进行考察,学习日本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先进技术,同时促成了与日本企业的合作意向。智能电网联盟组织召开了淄博市智能电网发展论坛,邀请国家电网领导专家做了专题报告,与哈萨克斯坦客商进行了合作探讨。比比皆是的创新活动如同“铸链”工程的润滑剂,使得各个链条、各个环节越来越灵活。今年截至10月底,2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组织重大创新活动77项。这些创新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联盟创新干事的氛围,融洽了联盟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拓展了联盟创新发展的新空间。
内引外联——
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为发展联盟创新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在优化联盟发展环境方面不断发力,市科技局先后出台政策措施,鼓励淄博市联盟对接高层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准许市外企业加入淄博市联盟,推动联盟与金融、法律资源深入结合,促进跨联盟开展交流合作。一系列制度上的创新之举,激活了联盟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生物医药及生物工程联盟与环保及装备技术联盟已经开展了广泛合作,软件产业联盟正积极为其他联盟提供信息化服务,环保及装备技术联盟整体对接了律师事务所、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源,搭建了联盟法律援助和直接融资的合作渠道等等,联盟创新发展的成果已遍地开花。
为拓宽联盟企业融资渠道,市科技局积极进行投融资体制创新。今年年初,在广泛调研征集的基础上,在联盟中筛选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并有贷款融资需求的创新重点项目,涉及19家联盟58家企业的64个在建项目,总投资43.4亿元,计划新增贷款缺口13.35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23.84亿元。在市人民银行牵线下与市内18家商业银行进行了融资需求专项对接,共落实42个项目意向贷款10.37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项目建设贷款难的现状。积极推动山东天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与各联盟的合作层次和空间,为银企合作搭建可持续的良好互信平台,已与近20家联盟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落实担保资金5.6亿元。与齐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开展紧密合作,针对每条产业创新链及每个联盟进行剖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定制融资服务方案。
创新引领——
推进“铸链”工程向高端迈进
为充分发挥政府工作效能,引导“铸链”工程加快发展,市科技局转变工作方式,主动出击,积极服务联盟发展。年初,市科技局牛圣银局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2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一进行了座谈交流,掌握了联盟建设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全年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4月份,召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会议,同月,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发展重点项目银企对接取得初步成效;5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运作培训会,指导联盟的构建发展、规范运作与管理提升;7月份,引进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开展联盟国际化发展研讨,选取了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技术、高端新型建陶、高效节能电机及传动设备3个联盟开展产业创新链国际化研究规划工作,加快国外技术、人才、产业向淄博市转移;9月份,组织联盟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参加新材料论坛;10月份,组织具有军民融合工作基础的8个联盟积极对接军民融合发展。一系列的举措,为联盟营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需要以灵活敏捷的创新精神制定出能够适应发展变化的规则和标准,产业创新链正是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对此,牛圣银表示,创新就是产业创新链发展的战略支撑,“铸链”工程就是要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统筹各方面的创新资源,以技术创新引领理念、管理及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创新,以理念、管理及商业模式创新支撑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产业创新链核心竞争力。
谈起下一步“铸链”工程的发展规划,牛圣银表示,市科技局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在技术、人才、管理、融资、市场等方面,着力做好服务和引导,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沿着健康的发展轨迹前行,为全市工业强市建设发挥更大引领和带动作用。
“铸链”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市科技工作发展的一条主线,更是淄博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的关键着力点。24条产业链涉及350家企业,基本涵盖了淄博市的骨干产业,是淄博市产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铸链”工程实施近两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发展路径,逐步构建起以产业技术为纽带,以联盟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倍增发展,对全市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工业的提质增效形成了有力支撑。
淄博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企业赴日本学习考察,并达成四项合作协议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