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民生为本绘就幸福底色 □本报记者 徐勐 特约记者 贾力 通讯员 魏金辉 崔敏

来源:淄博日报 2015-12-29 02:36   https://www.yybnet.net/

棚户区改造,6435户全部开工建设。

第一中学、第四和第五小学不日竣工。

10-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居民家门口享受高端医疗服务。

广场文化百花齐放、文艺下乡惠及百村、农家书屋其乐融融。

……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大局。”高新区紧紧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真正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2015年,民生政策密集出台,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里,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民生实效,绘就民生画卷的幸福底色。

居民尽享宜居环境

近年来,高新区紧紧围绕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和服务优质项目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全区老旧散小区和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全力打造交通便利、宜居宜业的出行和居住环境。

寒风刺骨的天气并没有影响新空间小区居民刘大爷锻炼身体的热情。21日,记者来到新空间小区时,刘大爷正在小区广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刘大爷告诉记者,小区改造后,居民有地方锻炼了,有停车位了,绿化多了,环境改善了,新空间敞亮多了。

在去年全面完成新空间小区等6个小区、53幢楼提升改造的基础上,高新区今年对李家社区进行了环境改造,对各老旧散小区的外墙粉刷、监控设施、围墙大门、楼顶防水等工程作了进一步完善,彻底解决了老旧散小区长期以来无物业管理、路灯不亮、排水不畅、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据介绍,到2018年,高新区将完成20个小区的升级改造,2600余户的居住区发生美丽蜕变。

2015年,高新区按照全域城市化建设标准,谋划蓝图,计划用3至5年让全区每个村居百姓住上新楼房,提升村居发展质量和水平。长期以来,高新区积极统筹新村建设、村居可持续发展、民生保障等工作,确定了“一村一策”村居发展思路。目前,高新区55个村居,已有14个村居基本完成二套房建设,10个村居基本完成了第一套房建设,19个村居正在实施新村建设。

高新区以改善宜居环境、服务民生为主线,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薄弱区域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和谐宜居生活环境,居民幸福指数连年提升。

教育卫生“迈新步”

教育和卫生是重大而基础的民生问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人民幸福指数。近年来,高新区不仅在推进区域科学发展、加快改革创新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教育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上,同样迈上新高度,走在全市的前列。

近年来,高新区以让孩子享受全市最好的教育为目标,着力打造名师、名校长、名校,即“三名工程”,充分发挥名校长“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定期开展校长论坛,让各学校校长思考与交流好思路,有效地推动了校长、教师的共同成长。“一体化”和“合作式”教育集团的组建,让集团内学校在管理提升、师资培养、品牌创建上形成共同目标,以优带弱,强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在优质学校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区域、城乡和校际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

作为城市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今年,为满足居民日益增多的健康需求,高新区积极打造“10-15分钟服务圈”,通过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卫生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赢得了辖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2015年,为了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高新区在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同时,引入社会力量承办了中德亚运村、华侨城南区、华侨城世纪路、盛世名苑、时代名都、本源国医馆、仁济等9处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增医疗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真正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

文化润泽群众生活

广场文化百花齐放、文艺下乡惠及百村、农家书屋其乐融融。近年来,高新区不断打造文化惠民系列品牌,提升城乡居民的人文素养和幸福感,让文化成果普惠高新区百姓,

高雅艺术巡演,让群众感受交响乐的独特魅力;萨友俱乐部走基层,将一场场专业演奏送进社区、村居;四宝山生态恢复区和环山道的建设,为健步走和骑行爱好者提供了好去处;广场舞大赛激情上演,为观众奉献精彩的视觉盛宴;高新区“好声音”赛场上,参赛者一展歌喉;淄博周末戏曲大舞台上,宝山京剧协会和高新区榆林吕剧俱乐部的演员们尽显别样风采……

截至目前,高新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为农家书屋增配图书4200余册,为21个农家书屋配备“E农移动影库”,村村都有农家书屋,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尽情畅游书海。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正在起步,为村居和社区广场舞队伍配备70台移动音箱;40多个村居对文化广场进行了升级改造,10个村居安装了LED大屏,22个村居目前已经签订了安装合同,高新区基本实现村居活动场所全覆盖,保障了室外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需要。电影“2131”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送戏下乡活动常演常新,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类文化社团方兴未艾,全区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高新区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人民幸福为目标,一项项民生举措赢得百姓喝彩,一幅幅幸福的民生画卷,提升了高新区群众的满意指数。“民生”这个字眼,在高新区这片充满朝气的热土上得到了最新的诠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更多精彩的民生故事还将在沸腾的高新区大地持续上演。

新闻推荐

听,山的倾诉 淄博四中2013级5班陈金豆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民生为本绘就幸福底色 □本报记者 徐勐 特约记者 贾力 通讯员 魏金辉 崔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