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走进档案馆 感受档案魅力 文/晚报记者 谭晓娟 图/通讯员 齐志成

来源:淄博晚报 2017-06-09 12:30   https://www.yybnet.net/
泛黄的老照片,陈旧的纸张,厚重的史料……档案,积淀着历史的尘埃,流淌着世间的记忆,刻画着发展的轨迹。今天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0个“国际档案日”,淄博市档案馆在6月5日-9日举办了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档案馆开放日、档案宣传进社区、《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淄博记忆·教育篇》发行仪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零距离了解档案工作,感悟历史,也领略到档案和自己的生活原来息息相关——

淄川古城门

早春的孝妇河

市档案馆走过58年岁月

馆藏实现100%全文数字化

1959年3月,中共淄博市委决定建立淄博市档案馆。1996年6月,市级机构改革,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由局馆合一改为以馆为主体,挂档案局牌子,市政府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由市委办公厅领导,2002机构改革中,淄博市档案馆调整为市委办公厅领导的事业单位,挂市档案局的牌子,授权行使有关行政管理职能。

2014年10月,淄博市档案馆迁入新馆。新馆位于淄博新城区核心区文化中心,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是一座功能齐全、设施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国家档案馆。迁入新馆以来,不断完善市档案馆各项功能配套,大力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已初步建成国内先进、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公共档案馆,启动了新一轮市直机关档案进馆,目前已完成进馆单位37个,馆藏档案数量比搬迁前增长了200%以上。同时,致力于打造淄博档案“服务零距离,百姓连心桥”服务品牌,被评为全省档案利用“最佳服务窗口”,馆藏实现了100%全文数字化,为百姓查询提供了更大便利。目前市档案馆已建成淄博历史展览馆、档案特藏室两个固定展和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一个半固定展,除特藏室需预约外,其它展览都免费对外开放。在加强市馆建设的同时,各区县档案馆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展开,今年计划五区三县新建7个、扩建1个档案馆全部开工,明年将投入使用。

特藏室“惊艳”开放

《淄博日报》创刊号等包罗万象

在淄博历史展览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张张老地图,还原了一帧帧历史片段。参观者徜徉其间,把这些片段串起,从档案视角阅读了一回淄博历史。

特藏室则是今年在国际档案日期间首度向公共开放,以清代、民国、革命历史、建国后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集中展现了档案馆馆藏中最珍贵、最稀有的馆藏资源。

在特藏室,日本人岛崎役治拍摄的一组老照片令参观者露出惊讶的表情,这组照片拍摄于1929年,共10张,由淄博市收藏爱好者在日本发现并购买,后捐赠给市档案馆。照片反映了淄川、博山、临淄等地的地形、地貌、建筑及厂矿等,不仅有齐长城、青石关、博山孝妇河大桥、淄川老城门、当时的富家高楼,还有博山的陶瓷生产场景,观众们不禁纷纷拿起手机拍照。一件件老地图、老图书、老票证、老物件勾起了部分人对那个年代的回忆,他们一边看一边感慨当时和现在生活的差距。记者则在这里发现了《淄博日报》的前身《淄博工人报》的创刊号和更名为《淄博日报》的第一张报纸,也是感慨非常。此外,还有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先生的档案展柜及省22届运动会在淄博市举办的盛况回顾,特藏室可谓包罗万象。

档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让“老档案”变“活信息”

“每个人都在创造档案,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档案。”淄博市档案局局长闫佳敏表示,档案和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从婴儿出生前的孕期检查记录,到人去世后的抚恤、遗产继承等都是档案。据介绍,作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市档案馆现馆藏档案63万卷(件),图书资料2万余册,可以满足各单位、个人的查档需求。“一个小家庭的档案是研究家族史、家庭史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对于城市而言,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就是这座城市成长的记录,是研究城市发展、社会变迁最可靠、最权威的材料。”闫局长说,“很多人不了解档案局(馆),市档案局结合淄博市的实际,已经连续五年开展庆祝“国际档案日”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让群众真正走进档案局(馆),使大家认识到许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里可以找到依据,这也是馆藏‘老档案\’变成‘活信息\’真正服务民生的体现。”

粉碎陶土

一九八O年的高考□陶安黎

博山县私立洗凡中学各种印章

2017年高考临近之前,微信上的朋友们都在做着一个怀旧游戏,用自己的照片拼一张老式的准考证,我也跟着玩了一把。我捧着手机,对着这张准考证端详着,“1980”这四个数字不由分说地往脑海里蹦,这一蹦,便荡出了一层层记忆的波纹,波纹里,我氤氲地看到了1980年的自己。

那一年我刚满18岁,记得那年我高中毕业后,留在学校复习功课,准备应付高考。我选择了文科,当时报文科的只有六个同学。六个人占一间教室,实在太奢侈,校长就把我们叫到他的办公室复习,他还亲自给我们辅导地理课。那段时光毫无当今高三学生们“两眼一睁学到熄灯”以及类似“头悬梁锥刺股”的拼劲儿,反倒愈加轻松自由起来。不知为什么,那年我突然没心没肺地厌倦了当学生,不愿意再继续念书了,对于高考,我早就种下了“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想法。

1980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个年头,时间是7月7日到9日。天气似乎没有现在这么热,但坐在考场上,汗水还是止不住地流。语文的作文题目是《读达·芬奇画蛋有感》,好在我画过几天画,对达?芬奇的事迹多少有一点了解,他画蛋的典故我也听说过,不像我的某位同学,连达·芬奇何许人都搞不清楚,结果闹了笑话。那篇作文我自我感觉发挥出了最佳水平。给我们监场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穿一件白色短袖衫,留着短发,长得挺秀气。她善意地开导我们这些考生的一句话我至今仍记得——“心静自然凉”。这句话仿佛真的有一股力量,让我们这些挥汗如雨的“莘莘学子”感到了丝丝清凉。如今,一到夏天,这句话我常挂在嘴边,在说给别人的同时,也说给自己听。

到了考数学的那天,我的汗出得就更多了。心里一个劲地骂,谁这么缺德,文科硬塞进数学去。考卷上的几何方程坐标曲线勾股玄X、Y、log、a+b、b+c什么的把我的脑袋搅成了一锅粥,几乎交了白卷。那个年轻女教师也不知到哪里去了,换成了一个瘦而且高板着一副面孔的老教师。我那天的情绪别提多糟糕了。

拿着考卷,我隐隐有点后悔,如果再稍微努把力,把该背的背过,该做的练习做了,那今天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落榜已成定局,我倒不是太在意。最后的科目考完后,我像一只挣脱了绳索的狗,在街上乱窜。一家商店的录音机里传出刚流行开的台湾校园歌曲,是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那是我第一次遭遇这种类型的旋律和歌喉,让我习惯了吴雁泽李双江蒋大为的耳朵为之一振,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在高考落榜即将告别校园之际,却听到了来自校园的歌曲。后来想想,那天的歌曲,更像一首挽歌。

1980年的我,从此永远告别了学校。

在家过了几个月自由人的生活,我的班主任鼓励我复读,来年再考,一定能考上,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很好,只是数学拖了后腿,我却听不进去。正巧赶上钢厂招工,我就去报了名,参加考试,竟然顺利通过。这年年底,我走进了工厂的大门。而在这个时候,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部分同学已经坐在了大学的课堂里。

我人生的河流在1980年只原地打了几个旋,就沿着毕业、高考、落榜、就业的顺序流走了,没有激起任何浪花。今年儿子顺利考上了研究生,算是对我这个始终抱着高中毕业证的父亲的一种补偿吧,慢慢地也就平和了心境……

新闻推荐

首届鲁中书画藏品展暨拍卖会将举行

本报讯6月18日,首届鲁中书画藏品展暨拍卖会将在淄博长运洪勇书画院举行。此次活动是由淄博市文联、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淄博市长运洪勇书画院主办,淄博天烨文化...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再见,高考!2017-06-09 07:46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档案馆 感受档案魅力 文/晚报记者 谭晓娟 图/通讯员 齐志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