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构建“幸福成长课”,领导班子定位定岗,确保组织到位、制度落实。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家教领导团队,明确责任分工。每项活动都有专门部署、专人负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出台了《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家庭教育三年规划》、《家长课程规划》、《优秀讲师评价制度》、《优秀家长评选方法》等相关的方案和评价机制,保障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注重对家庭教育讲师的培养,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每周四下午为家庭教育教研活动时间。单周四为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收获;双周四为说课磨课研课时间。从2013年开始,学校全额支持老师们外出进行家庭教育类培训学习,根据需要积极购买家教类丛书和辅助教具,每学期聘请专家进校对教师的授课能力、课程的设计整合进行手把手指导,真正做到“教研活动定时间,课程授课重实效,专家引领促提升”。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已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家教师资队伍。
问计师生,求教家长,精心开发家长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广泛调研,精心设计,反复提炼。每一个课程的设计,首先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提炼家长的共性问题进行初步设计,然后通过磨课、研课进行整合提升,在授课、反思中不断优化完善,慢慢地形成了“幸福成长课程”体系。该体系由“理论提升课(必修课)、亲子活动课(选修课)、经验分享课(家长沙龙)”组成。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有力补充,家长沙龙是家长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的巩固和延伸。讲师们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不断加强对课程的反思和挖掘,重视课程落实的效果,在一次次的交流培训中,逐渐让幸福成长课程体系在家长的心中成型。
家校互动,拓宽途径,提升家庭教育实效。为了落实“幸福成长课程”的教育效果,联合家长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不断丰富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拓宽家校交流的平台和渠道。“知生情,共成长”大家访、网络微信群和QQ群、乐教乐学平台、家长开放日、三级家委会活动,这些交流平台促进了家校联系、增进了家校关系,真正发挥了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学校通过三级教育委员会,共收到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学生管理、阳光德育等方面建议200余条,有效促进了学校工作。
表彰典型,提炼成果,引领与推广并重。学校的幸福成长课程体系,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已经构建完成,并初见成效,家长的培训人数达到了学校总人数的95%以上。而且,每学期依据相关的评价机制评选出“家校共育优秀家长”、“家校共育优秀讲师”。同时,学校积极凝练成果,不断积累和总结推广经验。家长们的经验汇本《教子有方》,学校的家庭教育专刊《阳光部落》、德育系列校本《童年在四季中走过》、《好习惯好人生》、《花开之声》等刊物陆续集结成册,成为学校的活教材、家长的好读本。市区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对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给予专题报道,学校也成为国家级家校共育实践基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形式的变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也会出现很多新课题。学校将会更注重家庭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做好因势而变、因题而变的准备,不断开拓现代家庭教育的新模式,共创家校共育的新天地。
(田强昌)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19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在淄川区实验小学召开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推进会,总结淄川区运用“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创新校园德育工作的经验做法,推动社会...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