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做好这5点
这两天填报高中志愿,很多考生对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充满了憧憬。进入高中,自己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适应全新的生活?遇到不开心的事,该如何处理?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淄博五中团委书记、心理咨询师成国萍。
助孩子走得稳
现象:
考完过度放松玩游戏成常态
记者从多名家长处了解到,中考结束后很多孩子一下子撒了欢,成天在家玩游戏,有的甚至是和十几个同学联合在线玩,没有节制。
王女士告诉记者,儿子自从得知中考成绩后,就对未来的高中生活放了心,书本也都蒙了一层灰尘,低着脑袋玩游戏,一日三餐都不正常。
如何让孩子尽快放下手机,回归到正常生活状态?成国萍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暑期规划,在升入高中前的这一暑期既要放松,又要为新学期开始做准备。家长既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又要带着孩子一起旅游,还要提前梳理课本知识。
新高一:
你要做哪些准备?
成国萍告诉记者,中考结束后,考生不宜对初中阶段的课本一扔了之,进入高中后很多知识点还用的到。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相应的暑期学习计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发学习潜能,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并善用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克服不利条件,改善学习效果。
针对部分家长关于暑期是否要预习高中课本的疑惑,成国萍认为可以让孩子大体浏览下高一课本,提前了解高中课本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生活有所准备。同时,也要针对中考成绩表现出来的弱科进行强化,对失分点进行补习,以免将弱势学科的劣势进一步扩大。
多肯定孩子
减少心理冲突
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高中的孩子越来越自主,对老师的意见也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的冲突都会比初中阶段更多一些。根据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成国萍建议广大家长要正视这一现象,学会正确处理相应关系。
成国萍告诉记者,高中阶段是学生向成人阶段过渡的关键阶段,学生们不希望老师还像以前那样把他们当孩子看待,老师的谆谆教诲往往会被追求独立的中学生当做一种束缚,他们有时会通过反抗老师来挣脱束缚,从而建立自己的成人感。在高中阶段,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再把老师看作绝对的权威,也不再盲目赞同老师的观点,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顶撞老师,产生师生冲突。
家长需要了解的是,高中阶段孩子在家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少,在学校的时间增多,积极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师生关系则起负向作用。对于自我评价尚不稳定的高中生来说,他人期望尤其是父母和教师期望对他们自我评价和行动力的影响较大。如果孩子经常接收到“我很看好你,你很优秀”的信息,就会增强自信,学习更加努力,课外活动、班级工作更加主动。反之,学生如果从老师那里获得消极期望和消极评价,就会认为自己不受重视、不够优秀,自信心就会随之降低,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健康发展。
面对全新的高中生活,家长们需要做哪些准备?成国萍建议家长做好以下5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
1.留意孩子对老师的评价,了解其师生关系。
(1)家长要留意孩子的言行,了解孩子对老师的评价。孩子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些信息,家长要善于捕捉和观察。
(2)通过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家长可以先跟孩子谈谈其优势科目的任课老师,再扩展到其他老师。也可以谈谈自己当年与老师真实的交往经历,引发孩子交流师生关系的话题。
2.允许孩子对老师有不同意见,但要对事不对人。
高中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这是探索的过程,也是批判的过程。只有顺利经过这个过程,孩子的价值观才能建立,他的世界才会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的世界。作为“旧世界”代表的家长和老师,会成为批判和反驳的对象。
作为家长,既要允许孩子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和批判,也要理解孩子对老师的批判和反思。人无完人,老师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处理事情也有不恰当的时候。所以,面对孩子对老师的反驳和批判,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应该看到这是孩子在思考和探索的表现,但要引导孩子,对老师的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3.家长要理性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家长不要随意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否则孩子耳濡目染,往往会对这位老师产生不满和轻视。而孩子对老师不满,进而会影响对这位老师的情感,对他所教学科的情感,对自己学业的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家长平时不要说不尊重老师的话;要表里一致,不要与老师见面很客气,背后说老师坏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发生冲突。家长与老师发生冲突或说老师坏话,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聪明的父母应该适当帮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加分,即便真的对老师有什么不满,也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流露,而应该及时地私下与老师沟通。
4.做老师和孩子的和事佬,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上高中后,孩子不时会回家说些他在校园里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只要家长乐于倾听,放下身段和孩子平等地对话,并帮他解决一些难题,这样的分享可能会一直保持下去。当孩子表达对老师不满的时候,家长最佳的选择,是就事论事地和孩子分析,告诉他如果你站在老师的角度,会怎样看这个问题、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毕竟,老师的出发点往往是全班共同进步而不仅仅是照顾某一个孩子的情绪。当然,如果某个老师很喜欢孩子,就更要强调老师对他的喜欢,让孩子充分去体会这份喜欢,并将之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5.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与老师沟通,可以让师长双方都能了解孩子的客观情况,家校配合,促进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电话联络。老师平时工作较忙,电话联系既不会耽误老师很多时间,也能够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给老师打电话前,最好先给老师发条短信,确定老师有时间再打过去,防止老师手头事务繁忙,无法静下心进行沟通和交流。
有的家长给老师打电话的时候,经常喜欢这样开头:“孩子最近在学校有没有犯错?是不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了,是不是经常不完成作业?”这样其实给老师一种暗示,家长比较关心孩子表现不好的方面,老师以后就会更关注孩子不好的方面。
家长正确打电话的方式应该引导老师既关注孩子好的方面,也要关注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可以这样说:“我们孩子很喜欢您讲的课,总是说您上课很有意思。最近有没有进步啊?孩子还有哪些小毛病需要改正?”老师就会意识到这位家长关注孩子的进步和成长。这样,老师就会经常注意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而不仅仅是缺点。孩子发现老师欣赏他,就会更乐于学习。
当面交流。家长也可以和老师当面交流。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引导老师对孩子的积极评价,让老师多去发现孩子好的方面。另外,家长要注意维护与老师的关系。当家长与老师沟通更融洽时,老师会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处理孩子的问题时能采取更合适的方式,同时家长也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更多的在校情况。
新高一,新征程。从这个暑期开始准备,一切都不晚。
(晚报记者孙艳芹)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店区湖田街道以“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全国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多措并举夯实安全生产。...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