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光莹
通讯员朱彦彦
王勇报道
本报讯最近几天,博山市民刘先生发现,在他经常散步的文姜广场增添了一处“城市管家”,经过了解,干净整洁的“城市管家”是博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了便于城市管理,服务周边群众,让城市街面管理服务“零死角”而建设的一处城市管理中心。
近日,博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市率先创新建成“城市管家”,目前在城区共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文姜广场、憩园广场、珑山路、金晶路、英雄路5处城市管家。“城市管家”装备数字监控、远程呼叫、定点广播、视频宣传等工作系统,综合了日常城市管理、数字平台案件派遣、城市违法(违章)案件查处等职能于一体,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互联互通,构建贴近群众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二级平台,与城市管理平台实施即时对接,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至指挥中心。
城市管家的出现是博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了更加契合城市形象、服务山城百姓而做出的有益探索。今年以来,随着城市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标准的不断提升,该局围绕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工作目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支撑,创新推出城市管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该局将博山区确定的10条精品示范路,以城市管家为基点,连线划片,形成“闭合链条”,实现示范路段城市管理无缝隙、全覆盖。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和城市管理热线,发挥二级指挥平台的实际作用,对群众投诉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受理,快速派遣,建立起利用数字城管平台为主的城市管理工作考评新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提升。7月13日下午,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发现新建四路片区存在占道经营现象,立即向憩园广场城市管家远程呼叫,执法人员收到指令后,通过憩园广场城市管家查看监控、锁定位置,立即赶往现场处理,同时利用手机APP将处理结果反馈回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处理流程一气呵成。
城市管家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视频、广播宣传,方便群众了解执法部门工作现状,更快、更好地处理群众遇到的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市民也可以将个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直接反馈至城市管家值守人员,使城管工作更加“接地气”。同时,城市管家还配备饮水机、药箱、充气筒等用品,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便民站”。
新闻推荐
晚报讯淄博市诗人李连之先生继《三友轩诗存》出版后,勤奋笔耕,历时五年,第二部诗集《秋枫唱晚》又与读者见面了。...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