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东 本报记者 杨国庆
近期,自贡本地剧好戏连台,大型原创川剧《还我河山》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公演,震撼人心;深度打磨后的方言剧《文化站长》连演11场,好评不断……盘点这些不约而同在2014年岁末大受好评的本地剧,可以发现它们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接地气”。
川剧《还我河山》寻素材于盐都史实,觅唱词于真实生活。以富顺县富世镇文化站站长王文华为原型创作的方言剧《文化站长》离自贡观众就更“近”了,不管是盐味十足的台词带来的亲切感,还是剧中“小角色”带来的认同感,都让观众不把这出戏当作“戏”,而是日常生活的高度浓缩。
戏剧要延续自己的生命力,进而赢得大众的热捧,就必须“接地气”汲取养分。但“接地气”也是个技术活,并不是用方言代替普通话、用“歪段子”代替“大故事”就能让观众认可的。
让戏剧接好地气,既需要编剧、导演、演员们在舞台下带着敏锐的眼光寻找素材、提炼生活中原汁原味的精华,也需要他们在舞台上用心协作、展现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感,还需要他们在舞台后精雕细琢、设计出让观众过目不忘的经典细节。作为观众,请为正努力“接地气”的自贡本地剧“点赞”,哪怕它们现在还有不足,因为经典剧与艺术家的成长需要大家的鼓励与陪伴。
新闻推荐
《档案说话能否还原真假“烈属”》追踪报道本报讯(钟建萍记者郝勇文/图)长达20年之久的真假“烈属”之争终于尘埃落定。8月10日,记者从自贡市富顺县民政局获悉,经过1年多的调查取证,民政厅确认曾广寒...
富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富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