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若蚁须的飘逸汉字、栩栩如生的历史名人……无论是石头、竹简、树根甚至果核,经过雕刻艺人灵巧的手,都能变成精致的工艺品。雕刻,已成为自贡继彩灯行业之后的第二大工艺美术产业。
不久前,高氏手工微刻技艺的开创者、富顺县83岁高龄的高君维携作品参加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现场展示技艺引来人们“点赞”。在传统的烟杆、笔帽等微雕原料之外,高君维尝试将微雕手法与石刻技艺相融合。他采用三峡石等名贵石材制成板材,再用钢质刻刀,在石板上锲刻出小如芥粒的文字,涂上不褪色的油画颜料、金粉等,阴干后,磨洗去浮色,便完成了一件作品。他曾先后在黑色石板上完成了涉及300余名各界人物的传记,形成了一部“石刻名人百科全书”。
不仅是微雕,盐都雕刻行业种类丰富,李氏雕刻、富顺木雕、自流井工木雕、徐氏雕刻以及高氏手工微刻技艺均被列入省、市级“非遗”项目。
虽然种类丰富,但产业集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也制约着盐都雕刻业的发展。究其原因,雕刻业大多零星分散布局,家庭个人作坊式生产,不利于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品牌。为此,自贡拟出台《自贡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实施办法》,对包括雕刻在内的传统工艺美术的品种、技艺、珍品及大师实施认定保护,同时把评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制度化、鼓励传统技艺和天然原材料有机结合,与自贡的民风民俗、人文历史结合起来,创作出题材更加丰富的优秀作品。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整理
新闻推荐
12月动工,2019年6月建成通车本报讯(记者刘宇男)记者11月4日从省环保厅获悉,《新建川南城际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线环境影响报告书》已获环评批复,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线计划2015年12月动工,2019年6月建...
富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