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城西小学校 张关琴
集体备课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体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但是实际教学中集体备课工作开展得不尽人意,存在一定敷衍、形同虚设,个人独揽等现状。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现状
1、集体备课有形无实
备课组长将教材各章节内容,分给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由数学备课组长收集,备课组长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这样等同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没有各数学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根本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只是有形无实,流于形式。
2、 集体备课成为“个人独揽”
“轮流备课,集体补充”成为数学集体备课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组员不想动笔,往往让教研组长一人唱,这样就让数学备课组长一人包办,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也包办了其他数学教师的思想,一个人代替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数学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成了“空架子”,数学教师间的合作“名存实亡”。
3、 集体备课成了网络资料的拼盘
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有部分数学教师将网上相匹配的教案下载,全盘吸收,缴票了事,集体备课的本质是教研、核心是研讨,研读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等是数学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像这样没有研究的数学集体备课,无疑是切断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不加思考地复印、剪贴,这样的数学集体备课于事无补,于人无补,不过是走过场,装装样子罢了。
纵观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中存在的现状,我以为主要原因在于多数数学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够,集体备课不得其法,数学教师业务素养参差不齐,其应对策略浅感如下:
整合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集体备课是否有效,需要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参与,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集体备课的过程是交换思想的过程,也是思想碰撞形成共识的过程。首先,由数学备课组长分给集体备课的任务,然后每位数学教师就各部分内容认真钻研、充分准备。其次,把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等组成可以共分享的资源。最后,针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和广泛的交流讨论,互通有无,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完备的数学集体教案。
拓展备课形式
集体备课时,首先要明确在教学中教师能做什么,学生能学什么,教师教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懂的问题和产生疑问的问题。其次要明确重点和难点如何去突破,不能就课论课,要寻找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进行课内外延伸,再其次,要明确怎样群策群力选择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法,尽量把数学的趣味、微笑、激情带进课堂。最后,还要求备计划、备预习、备训练、备辅导、备批改等。
培养团队精神
学校的团队精神反应了数学教师个体利益和学校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学校的高效运转,集体备课讲究的是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数学备课组通过成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大家的思想,引导全体数学教师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意无意之间使团队精神在小学数学集体备课中孕育形成和发展,通过相互合作充实各数学教师的想法,通过集体努力减少工作负担。
总之,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永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提高教师素养的过程。期待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这个大熔炉能有效推进备课改革的力度与进程,并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也期待着新的备课方式能使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加快实现自身转型,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全新教育理念,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主动的发展。
新闻推荐
(邹家英)近日,富顺县政协委员视察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工作。视察组实地察看了中石镇果桑基地示范区和万寿镇青山村岭油茶基地,听取了林业局负责人关于该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视察组肯定了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