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11月4日,第11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北京怀柔区开幕,第11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结果同期揭晓并举办颁奖典礼。自贡籍著名摄影艺术家程玉杨凭借多年来的执着追求和探索,以优异的专业成绩和素质荣获该奖项,登上了中国摄影界最高奖项的领奖台。
运用独特摄影技术 成“矩阵美学”开创者
1957年,程玉杨出生于富顺县狮子滩。17岁时,应征进入北京某部队当了一名基建工程兵。在部队时,他借了一台双镜头相机翻拍自己曾经创作的一些字画,并渐渐对摄影产生了兴趣。退役后,程玉杨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通过大学期间的系统学习,程玉杨的摄影技术和水平日渐提高,并创作了一大批摄影作品。1990年,他进入《北京日报》,成为一名摄影记者,之后成为《北京晨报》摄影部主任。期间,他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新闻奖年度复赛银牌奖”等各类摄影奖项。
2009年,程玉杨从该岗位上退下,并开始了摄影创作,也标志着他从新闻摄影正式转为职业艺术家。他摒弃了胶卷,运用最传统的镜头加银盐的技术直接成像,再把几十张,甚至是上百张直接成像的相纸,用图像矩阵的方式组合而成一个亦真亦幻的视觉景观,每一幅作品仅有一张。这种独创方式被艺术评论人杨子浪称为“矩阵美学”,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程玉杨也成为“矩阵美学”的开创者。其中一幅《九龙壁》摄影作品,更是以150万的高价被河南一位爱好者收藏。
选30幅作品参评 其中有家乡之作
程玉杨有幸参加了第11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据悉,本次他共精选了30幅代表作品参评,其中分为三个系列,每个系列分别为10幅作品。
第一系列作品为《神·人》。这是程玉杨创作于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他把镜头对准了地震中倒塌的神的雕像。2010年作品《神·人》被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艺术教材作为当代艺术范例,收录在高等教育教材《摄影批评方法》一书中。2012年作品《神·人》被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收藏。
第二系列作品为《矩阵》,是他在2008-2013年间创作的,这是他摄影作品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在个人艺术风格上挑战自我的一次大胆尝试,并由此确立了他作为“矩阵美学”先行者的地位。其中,长达9米的摄影作品《九龙壁》最具代表性,用了210张彩色银盐相纸拼接而成,共花去了近三个月的创作时间。
第三系列作品为《永恒》,主要以佛教文化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用自制的超级大幅相机对准了那些或伫立或横卧在天地间的各种佛造像和宏伟的古建筑群,也正式开启了用巨大照相机进行艺术创作的旅程。其中《千手观音》作品在他的家乡自贡富顺千佛岩拍摄,这也是他非常得意的佳作之一,曾在大理国际摄影界展出过,获得好评。
登上最高领奖台 今后创作更多作品
金像奖自1989年创办以来,走过27载岁月,这是经中央批准,中国文联、中国摄协共同主办的唯一摄影类全国性文艺奖项和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表彰和奖励了数百位为摄影事业繁荣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德艺双馨的摄影家、理论家、编辑家和出版家。
据悉,不同于其他摄影比赛,金像奖考评的是摄影人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素质,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评选结果。最终经过评委会的评选,纪录、艺术和商业三类奖项的20位获奖者从200位参评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程玉杨这次参与的是艺术类的评选,能获得该奖项实属不易。
“能够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是我们每个职业摄影家的一大梦想,这是我30多年来在职业摄影创作道路上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对我多年来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探索创新所取得一定成绩的肯定。”程玉杨说,他最骄傲的是这次参评作品中有自贡家乡的作品。今后,他将把这个奖项做为艺术创作的新起点,坚持他的艺术追求,在摄影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绩,在艺术摄影创作中多出好作品。
自贡晚报记者 卜一珊
新闻推荐
□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城西小学校张关琴集体备课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集体备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