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桃花、油菜花、玉兰花、豌豆花竞相开放,15家农家乐座无虚席,4个停车场个个爆满……3月7日,自贡市大安区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暨第十四届三多寨梨花风筝放飞活动在三多寨启动,活动将持续到5月底。截至目前,共吸引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150余万元。
走在三多寨中,从老街到东门,还保留着青石板路,依稀能看出当年的繁华。一百多年前,为躲避义军进攻、土匪滋扰,因盐业生产发达起来的富豪士绅们,在自贡形势险峻的高大山丘上,大兴土木修建了众多的寨堡。三多寨就是其中之一。
细细数来,三多寨已有160年历史。清咸丰三年(1853年),义军风起云涌,大盐商李振亨为保全身家性命,邀约颜昌英、王克家,选址地势险要的牛口山顶开山取石,历时7年、耗金10万余两,于清咸丰九年建成具有防御功能的寨子一座。合三姓共建之功,寓《庄子·天地篇》中“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故起名“三多寨”,享有“川南寨堡之冠”美誉。
弹指一挥间,虽然这些寨堡已繁华不再,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依然吸引着人们前往。据了解,三多寨现有梨花200多亩,油菜花500余亩,玉兰花近1000株,桃花2000多株。如今,当地政府巧借自然资源,举办梨花风筝节,打造乡村旅游胜地。人们走进古寨,春可观赏满寨梨花飘雪,秋可品尝皮薄肉脆的丰水梨,拟或“暴走”健身,拟或垂钓休闲……百年古寨,焕发新生,再次名声大振。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整理
新闻推荐
自贡民俗文化进校园留守学生传承“小三绝” “给我点草木开染坊”
本报讯(陈秋豪冉昌龙记者杨国庆文/图)4月24日,在自贡沿滩区永安职业中学草木染教学室,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忙着洗染材、熬染料、制染汤、热染织物、冲洗、媒染、拆线、晾干。不足一节课时间,一个个生动的...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