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有两个心得:一是不要轻言放弃,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才会相对比较轻松。
——晓音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罗晓音□方圆 本报记者 曾小清
“磨子桥头拉响警报别说你不知道,呜呜响告世人今天是九月十八号,曾经在那一天家园遭到列强侵扰,铁蹄下我的父老乡亲受尽侮辱和煎熬……”这段名为《尊严》的MV在腾讯、新浪、游客等网络视频平台上悄然走红。其创作人,就是被称作“中国游戏音乐第一人”的罗晓音。
1995年,还是自贡油毡厂锅炉工的罗晓音跳槽到珠海金山软件公司西山居游戏工作室,变身“西山居三剑客”。2006年,他从金山辞职,回到成都创办晓音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6年后,晓音数字公司已经成为四川最有影响力的游戏音乐制作公司。
加盟金山
开启游戏音乐生涯
罗晓音在内裤里缝7000元独闯北京的故事,圈内早已人尽皆知。
1994年,罗晓音为了到北京学习电脑音乐制作,从家里东拼西凑了7000元,“在当时来说是笔巨款,我妈为了安全就把钱给我缝在内裤里。”在北京的学习,让罗晓音比其他人更早认识到电脑和音乐结合的奇妙。“我父亲是位音乐老师,我从小对音乐耳濡目染,很早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可是当我一接触到电脑,就发现自己的乐队远远达不到电脑的水平。”罗晓音回忆。
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罗晓音从一个朋友处得知金山软件开发公司在组建国内第一家专门开发游戏软件的西山居工作室,需要音乐制作人。“我把自己创作的音乐录制后寄到金山去试试,没想到过了两个星期就通知我去珠海上班了!”罗晓音说。
就这样,罗晓音离开了故乡,开始了在金山的游戏音乐生涯。“我在金山呆了有12年,作的曲有100多首,主题歌都有10多首。”1997年,凭借《剑侠情缘》游戏音乐,罗晓音一炮走红,甚至有游戏玩家直言:“玩游戏就是为了听罗晓音的歌。”
创业初期
做无线音乐但不熟悉运作
2004年,金山公司想在成都创建游戏团队,罗晓音受命回到成都,组建亚丁工作室。不过开疆拓土并不顺利。这个时候,《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一大批无线音乐开始风靡。“这些歌的版权都在作者手上,一首歌做得好的话,一个月就可以挣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都有,当时难免有点心动。”罗晓音坦言。
罗晓音看到了版权的价值和市场。“游戏音乐说到底就是做订单,我们这些游戏音乐人就是做外包和深加工的。”罗晓音称,“游戏公司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我们就照着他们的想法做,版权最后都归游戏公司,音乐就在游戏里用一次,我们很难把一些有创意的好东西推广出去。”
2006年,罗晓音决定告别金山,自己创办公司进军无线音乐领域。“现在想起来,当时太不了解无线音乐的运作了。自己‘单飞\’后创作了不少歌,可是都没法进入中移动的无线音乐平台。”无奈之下,只能搁置计划,又转投游戏音乐的制作。“从辞职到2008年,虽然看似办了一个公司,可实际上就是个光杆司令,单子主要是靠圈内朋友给。”罗晓音笑言。
业绩翻倍
得益于成都手游业的膨胀
到2009年,罗晓音又开始招兵买马。“我思考了三年,终于想清楚发展路径。重返游戏音乐,这跟我的初衷不符,我始终希望能拥有自己的音乐版权。”罗晓音说。
新的发展路径,实际上就是以游戏音乐为基础,通过技术优势向泛娱乐公司拓展。“游戏音乐还是公司所有盈利的来源,因此也是公司的业务基础。尤其是近两年来,成都手游公司的迅速膨胀,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业务。前年,网游、页游的音乐制作还是我们的主要业务。从去年开始,手游的客户量从以往的20%一下上升到50%,我们公司的业绩由此也翻了一倍。”罗晓音介绍。
罗晓音认识到,游戏音乐商业模式落后单一的弊端仍未改变。“对于游戏,音乐始终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外包给收费低的制作人是大多数游戏公司的选择。如果只做游戏音乐,就好比是利润微薄的代工厂。”罗晓音称,“游戏音乐每分钟的收费已经从最初的几千元被压缩至几百元,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流行音乐、MV、音乐访谈节目、杂志、签艺人……这些可以积累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泛娱乐内容都在我的规划中。实际上《尊严》这部MV就是我们的一次尝试。”现在,晓音娱乐公司有1/3的业务已经跟游戏音乐制作无关。“这些业务目前都还是纯投入阶段,没有任何收入。但是还是要投,因为只有这些业务能积攒下自己的品牌。一旦有优秀作品,我们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罗晓音说。
新闻推荐
10月25日,林炫伊在师姐匡思琪和唐缘的陪伴下一步一步走上十米跳台,进行自己的首次十米跳台练习。他站在跳台边缘,紧咬嘴唇,等待教练的指令。9岁的林炫伊、唐缘,11岁的匡思琪、周沁缘是自贡跳水学校的...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