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国庆
11月20日起,自贡市将对城区交通节点实施改造。因簸米湾道路路口实施拓宽改造,原栽植的70棵行道树将移至新建的卧龙大道永久栽植,目前需要移植的行道树已全部移走。
“这一带的行道树大多是黄桷树,在这里已经栽种了近10年。”附近居民说,这些树木能移到新的地方生长,虽然舍不得但他们都很支持。居民们认为,这种做法既实现了快速改造,又给新的城市建设节约了成本,还保留了城市原有的记忆。
其实,无论是交通条件改善还是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既承载着改善群众交通、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又承载着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价值的历史重任。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关于群众对城市长久的情感记忆该如何两全?
记者认为,城市的建设并非简单砍掉树木拓宽道路,亦或推倒旧房子建高楼。对那些拥有大量城市记忆并还有利用价值的树木和房屋等,应该实施整体保留保护,树木等有机体可移植新址,对有保留价值的旧房屋可进行加固修缮,修旧如新。
在城市改造上,不需要每年都变脸,而需要逐渐向更经济环保的未来、更低碳的方面发展。“为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我们采用了全冠移植的方式进行移栽。”施工人员介绍说,只对树叶进行一定的修剪,树木的成活率能得到保证。这70棵黄桷树将在新的景观大道上延续着城市的老记忆。
新闻推荐
科技创新“牵引”老工业城市转型本报讯(记者杨国庆)在11月27日召开的自贡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正式授牌。根据协议,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浙江大学将重点在工业技术发展规划...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