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万人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出炉
本报讯 (曹湘黔 罗乐 记者 杨国庆)
12月23日,记者从自贡市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获悉,该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万人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已出炉。通过此次民意大调查,为自贡市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提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吸引力、可行性和风险性参考。
今年9—10月,自贡市统筹办会同相关部门,采用抽样方法,到工业园区、商贸服务企业、农民集中居住区、乡镇街道社区等地开展了万人问卷调查。调查涉及91个企业、24个乡镇102个行政村、4个街道17个社区,共发放问卷10500份、收回10400份,有效问卷9505份。从对象分类看,农民工7316人占77.0%,其他转移人口2189人占23%;从年龄结构看,调查对象集中在26-55岁劳动年龄段。
据了解,问卷中设置了参加“挂钩”/不参加“挂钩”两种政策情形。从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参加“挂钩”政策或不参加“挂钩”政策情形下,转为城镇居民都把享受城乡双重待遇作为基本选择,从统计来看,两种政策情形下转为城镇居民希望保留农村待遇的比例在49%-60%之间。“这说明,过半农民愿意到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群众基础。”自贡市统筹办主任龚焕楷说。
今年65岁的杨声维是沿滩区仙市镇百胜村8组村民,他的3个儿子都分家独立生活了,他和老伴一起生活,1.5亩承包地流转给业主种花卉,他和老伴给业主打工,两人每月务工收入2500元左右,基本够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业主不愿意再聘用,务工收入就可能没有了。“如果市民化后能享受城市低保,比在农村生活更有保障。”
调查发现,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强烈,市区、县城、场镇、农民集中居住区是农业转移人口主要选择居住地。其中,愿意转为城镇居民希望到市区居住的比例高达67.5%,但选择到农民集中区比例高于县城和场镇。为此,自贡计划把集中居住区纳入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合理规划、有序规范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形成城市、小城镇、农民集中区梯次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格局。
黄孝玉是仙市镇百胜村7组村民,前不久用老宅基地在农民新区置换了一套120平方米大房子,大概要补4—5万元,准备由两个儿子共同分担。目前家里3个老人每月全部的生活费用不到1000元。他说:“在农民集中区住很实惠又方便,这样的市民化我们很乐意。”
此外,农民工选择转为城镇居民的比例比其他转移人口高3.2个百分点。龚焕楷告诉记者,以自贡市内30万农民工为例,约有16.7万人愿意转为城镇居民。“今后,自贡将按照先远郊再中郊后近郊顺序,以农民工和不以农业生产为生存方式的群体为重点开展‘市民化\’试点,然后在面上逐步推开。”
新闻推荐
——自贡高新区加速建设千亿园区的实践与思考□刘任远谢飞沈焰林自贡高新区自1992年5月成立以来,开拓创新,务实奋进,开创了屡上台阶的创新发展之路。2011年6月,自贡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功升级为国家...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