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省召开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自贡市第二十中学校教师巫长英荣获了“四川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作为一位坚守乡村教育工作的女教师,巫长英自1987年以来,为教育事业奉献了28个春秋,并先后获得了自贡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沿滩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高新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巫长英。
28年从教路 酸甜苦辣样样有
28年前,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巫长英来到沿滩区九洪乡的一个偏远学校——解放小学,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当时的解放学校条件差,环境艰苦,但巫长英没一点离开的念头,一晃眼就是五年。当时学校没有教师宿舍,巫长英不得不每天花费3个多小时走路,往返于学校和10多公里外的家之间,常常是天不亮出门,星星伴她回家。寒冬和雨天,巫长英的父亲担心女儿,打着手电筒陪护她。
后来,巫长英调任卫坪镇火花小学。这也是卫坪较为偏远的学校,由于规模小、教师编制不够,巫长英每周的课程达到了二十四、五节,教学任务繁重。不久,巫长英就患上了严重的咽喉炎,尽管说话嘶哑,但她从未耽误一节课。
1992年12月24日,这天让巫长英永生难忘。当天,已经到了预产期的她仍坚持上课。刚到学校,腹部隐隐作痛——躁动的孩子急切的盼望来到这个世界。看到她即将临产,老师们都好心的劝她赶紧回家待产。但是,一想到学生们,她仍然坚持到下午上完课才拖着沉重的孕身赶到医院。
长期的高负荷教育工作,也让巫长英产生过困惑、彷徨,也曾想过逃避、放弃,但每当站上三尺讲台,面对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所有的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
1995年,巫长英调任自贡第二十中学校。小学到中学的巨大差异,曾让她一度不知所措,但本着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执着,她坚持利用空余时间,听有经验的老师讲课,细心揣摩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不久后,巫长英的中学教学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教学质量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肯定。
爱生如子女硕果挂满枝
巫长英深知,教育工作者是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长期的教育实践,让她懂得了“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的深刻道理。
28年来,巫长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面对学生,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生病,她会主动掏钱帮他们看病或者前往医院探望慰问、端水递药、补习功课。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了,她则尽可能的给予这类孩子更多的关爱,呵护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有学生亲人病逝,她不但及时前往吊唁,且还会让失去亲人的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对留守学生,每到节假日,她便会把他们接到家中,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家长般的关爱。
辛勤的教育工作,收获的是累累硕果,仅巫长英担任班主任的2009级、2012级、2014级学生中,中考升入国重的分别有22人、36人、26人,这在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实属不易。
锐意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想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的好老师,必须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授课能力,因此,“学习与创新”,贯穿巫长英的教育生涯。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她开展了课本剧表演、作文大赛、古诗竞颂等一系列趣味教育活动,成立“雏鹰”文学社、课外阅读小组等兴趣团体,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秀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走向大语文课堂。同时,巫长英还坚持“研学共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活动,用教育科研助力自己专业,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由她撰写的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巫长英是怎样提高“2+1班学生语文水平的”》分获市级一、二等奖;组织并主研的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研究》获区级三等奖;“说课”获市级二等奖。
在采访中,巫长英表示,在其28年的教学生涯中,虽然付出了许多,但也收获了许多,她的所有荣誉的获得既是党和人民对其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她今后工作的鞭策与鼓励。
杨洪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陈家明
新闻推荐
自贡商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推出招商项目91个,总投资596亿
四川经济日报自贡讯(记者毛春燕实习记者彭燕玲)7月27-28日,由全国工商联指导,省工商联、省商会、自贡市委市政府主办,自贡市工商联、市总商会承办的自贡商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在自贡成功举行。27日...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