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生”追“洋师傅”
“艾斯多先生,见到你非常高兴,这是我的法文名片。”9月17日,在科博会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洽谈会上,法国志愿专家协会的座位被四川企业围得水泄不通。四川华欧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剑不仅提前做好了项目对接表格,还专门制作了一份法文名片。
本届洽谈会吸引了法国、以色列等5个国家的专家组织。在收到项目需求后,他们再协调本国对口专家来现场指导问题。省外国专家局工作人员建议:每个项目对接一个专家组织就可以了,但肖剑不满足,她一口气和法国、以色列、俄罗斯专家组织都沟通了一遍。“我们此前要自己出去找专家,找得好辛苦,现在专家上门来,肯定要抓住机会。”肖剑说。
相比地中海沿岸长达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中国油橄榄产业还是一个“小学生”。为了引进先进种苗、管理经验,肖剑以前没少往法国、希腊、以色列等国跑。如今公司已拥有3万亩油橄榄,管护得当,每亩每年产值可达到1.3万元。“但我们的管理与地中海还有差距,他们管理得好,3000多年的油橄榄还在正常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引进专家的方向和目标。”
2
自贡要引进一个研发中心
在以企业、医院、科研院所为主的参会团体中,自贡市代表团的身份有点特殊——以市人才办为主的5人团队。为首的自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如贝不满足引进一两位专家,目标是共建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带动自贡产业的转型升级。
自贡规划,到2020年,全市环保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从今年的350亿元增长到750亿元。黄如贝为此专门来到洽谈会寻找专家。
意大利专家组织负责人卡若·达里奥感到很有意思,“一般都是请专家解决某个行业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的研发机构确实没有操作过,我会记下来,请同事们再商量一下。”
(本报记者 祖明远)
新闻推荐
自贡曾经是一座布满盐井的都市,就连“自贡”的称谓都沿于两口著名盐井自流井和贡井的合称。据不完全统计,自东汉章帝以来,自贡的先辈们先后开凿出了13000多口盐井。如果以每口盐井平均深度300米计算...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