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贡市大安区选派的26名“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已接近2个月。26个贫困村,分散在大安区牛佛、何市、回龙等10个乡镇。
各村状况不同,却都面临相同的局面:产业形态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群众有着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到岗近2个月,26名“第一书记”,给乡村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引导村民产业致富
大安区卫生局干部肖良进驻的是三多寨镇狮子村。该村地形独特,被村民们称为“两山夹一沟”,受制于地形,这里晴天干、雨天涝,靠天吃饭,村民一直未能脱贫致富。“全村贫困户63户,贫困人口172人,***的压力大。”村党支部书记李仲文说。
8月26日,“第一书记”肖良到任,一到村里就一头扎进贫困户群体。如何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首先是看,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然后是问,问病痛、问收入、问脱贫愿望。”肖良有“真经”。
2个月下来,肖良走访了40多户贫困户,也对村民的情况有了详实的了解:5组的钟火松腰椎有病,家里房屋破败;4组的应泽甫干活卖力致富愿望很强;7组的陈均世家里养的鸡找不到销路……这些情况,肖良都分门别类做了数据分析。“全村1425人,除去老幼病残,劳动力只有899人,造成村里缺乏技术带头人。此外,村里大病人员占贫困人口的28.3%,因病致贫现象突出。”
找准了症结,肖良与村干部多次讨论后,为狮子村开出“药方”。“我们制订了村里的六年发展规划,并采取‘一户一法\’量身制作帮扶措施。”肖良介绍。“肖书记来屋头好几次,把国家的扶贫政策一次次给我们说,跟我一起商量脱贫办法,还鼓励我发展副业,我也有了信心!”贫困户肖永和说。
努力初现成效,村民们逐渐开始走上产业致富的道路:应泽甫发展起雪山鸡养殖;钟火松被安排到村里打扫卫生增加收入;陈均世也解决了销售问题……
***规划先行
牛佛镇高店村的“第一书记”黄睿洲很年轻:才25岁,刚参加工作2年,就从大安区工商局下派到牛佛镇高店村。
黄睿洲走访中发现高店村7组的贫困户罗奎祚一家情况有些特殊:大儿子失踪了10多年,二儿子和小儿子患有精神病,二儿媳几年前就弃家出走,留下两个还在念书的孙子,全靠已78岁的罗奎祚辛苦支撑。
年轻的“第一书记”,为这样的情况难过。离开罗家后,他就积极协调区、镇两级政府,不仅为罗奎祚患有精神病的儿子争取了医疗救助,还使他两个孙子的在校学习、生活费得到减免。“这个小伙子能吃苦、办实事,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村支书徐其富和群众评价。
挨家挨户的走访结束后,黄睿洲召集村委干部,根据村里资源条件,起草制订***方案。“我们制订的扶贫方案坚持因户择业、因人帮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商则商,明确了增收目标、帮扶措施、脱贫时间等具体内容。”黄睿洲定下目标:力争让高店村能够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目前,26名‘第一书记\’均进入工作状态,在贫困村积极开展扶贫方案制订、政策宣传、入户调查等工作,拉开了全区***帮扶的序幕。”大安区委组织部部长余泓介绍。
□赵凯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新闻推荐
自流井基本建设项目全部纳入竞争性谈判管理 “小工程”也要“大透明”
本报讯(郑颖记者杨国庆)“学校的教学楼和操场改造工程总价28万多元,可不可以由我们自行选择施工方?”近日,自贡市自流井区大湾井小学向区发展改革局去电咨询。“不行。区里已有要求,凡是5万元以上、比...
自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自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