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停止美甲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活动并停止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严禁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违规设置为行政许可并与就业创业挂钩。
媒体观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有一些地方继续组织开展已取消职业资格的考试鉴定和发证活动。取消职业资格证书,一要明令禁止,凡是仍在颁发的,发现一件,处理一件;二要动态管理,有关部门要依法监督管理,不得随意进行新的职业资格认证;三要发动群众举报,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职业资格认证清单真正“瘦”下来。
《燕赵晚报》
上户口早该与计划生育脱钩
新闻事实:2015年7月,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小孩户口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申公安机关在办理新生婴儿户口登记手续时,“不得将持有计划生育证明或结扎证明等作为办理出生入户的前置条件”。
媒体观点:不只是广州,此前已经有不少地方纷纷出台了相关规定,给上户口“松绑”,甚至明确提出了“不得将持有计划生育证明或结扎证明等作为办理出生入户的前置条件”等要求。这无疑是户籍制度的回归,是对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职能部门责任的明确,是让人欣喜的。其他还在挂钩的地方,尽早给上户口“松绑”,尽早实现让户口的归户口,计划生育的归计划生育。
《北京晨报》
依法杜绝忽悠人的保健食品
新闻事实:秋冬季节,市场上各类保健食品进入销售旺季。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保健食品投诉同比上升32.2%,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问题的投诉比例提高了9个百分点。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提醒老年消费者注意勿乱用保健食品,更忌以食代医。
媒体观点:老年人成为少数不良保健食品商家“忽悠”的最大群体,一方面,源于老年人对保健食品功能认识的不全面、不正确,这一点需要老年人自身更新养生、保健理念;另一方面,在于监管要及时堵塞漏洞,加大执法的力度。老年人不能乱用保健食品的前提,就得让老年人知道哪些保健食品可以放心用、能做什么用,这才是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法律监管保健食品的当务之急。
《中国青年报》
庆丰包子的虫暴露出的短板
新闻事实:前几天有网友爆料,称在庆丰包子铺的两家连锁店吃出虫子、蟑螂等物。有图有真相,庆丰包子铺没有搪塞,于18日在其官微上回应,表示经其总部调查核实,那两家店铺确实存在违反食品卫生规定的问题,已对其采取停业整顿的举措。
媒体观点:庆丰此举,也算雷厉风行。其专项检查行动的迅速展开,亦合乎传统企业管理乃至行业管理的惯常做法与套路。庆丰包子铺无疑是一家有追求的餐饮名店,如果想彻底杜绝前述致命问题,除了采取运动式整改和聘请外部专业机构把关外,当务之急还是要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标准化经营与服务方面有所作为,这才是根本之道。
《广州日报》
“道德银行”不是简单的兑换
新闻事实:四川自贡一社区今年1月份成立的社区“道德银行”,把居民在社区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积分,量化而成“道德币”存入个人账户,居民可以凭账户内的道德资产争先评优、兑换奖品和换取服务。
媒体观点:道德行为如何得到更加有效的激励,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道德大命题。道德领域越是出现了问题,就越需要整个社会一起来想办法。激励自然是必要的,适当的物质激励也未必不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能让激励的方式更加契合人们内心的道德考量,契合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不让行善举的人背负“图回报”、“求物质”的负累。
新闻推荐
(唐明润)东兴区一村民轻信“神医消灾”,结果被骗2万元。发现被骗后,她及时报警,警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为其追回被骗的钱财。12月4日,该村民把一面绣有“破案神速”字样的锦旗送到东兴区公安人员手中...
自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自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