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之于钱钟书是最美的妻,最才的女。他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
近日,中央四套《乐活中国》栏目第六期节目“不老爱情”播出。“不老爱情”青年公益影像计划主创团队与参与补拍过婚纱照的两对老人一同参与了央视四套《乐活中国》节目。在这个公益团队当中有一名自贡籍男孩,他叫牟柯宇,目前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读大四,在公益团队中担任会长。
自贡男孩的参与“不老爱情” 走上“乐活中国”
“你看,邱奶奶因为有刘爷爷的悉心照料,身体比三年前我们拍摄时还要硬朗。”20日晚,牟柯宇用电脑收看了《乐活中国》“不老爱情”的专场直播,当南京88岁的刘健仁爷爷推着84岁的邱均涪奶奶出场时,牟柯宇一眼就认出了两位老人。
据悉,《乐活中国》作为一档中文国际频道全新推出的栏目,以大型全民生活方式的分享节目,本着“传播快乐人生,展现美好生活”的节目特色,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不老爱情”活动彰显“乐活”精神,在节目中,主持人韩乔生、孟盛楠、鲁健了解到“不老爱情”这个活动,觉得为老人们拍摄婚纱照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在节目现场对嘉宾们进行了细致地访问。
一个来自四川自贡的90后为何对江苏南京的30后老人记忆犹新?这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2015年秋天,从自贡市蜀光中学毕业的牟柯宇怀揣大学梦想,来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经过扎实的专业学习和分团委学生会工作的锻炼,如今,牟柯宇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学院“不老爱情”工作室会长,负责南京市“不老爱情”拍摄活动的统筹,以及对爱情故事进行现场拍摄和视频剪片。
“爷爷奶奶那个年代没有婚纱照,我们可以给他们拍摄婚纱照纪念‘不老爱情’,梦圆青春的遗憾。”据牟柯宇介绍,所在工作室的不老爱情青年公益影像计划是由一群90后大学生于2014年策划和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为爷爷奶奶拍摄婚纱纪念照,弥补他们没有拍过婚纱照的遗憾,见证他们的不老爱情,同时向社会传播公益理念,呼吁社会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怀,目前已经为超过100对老人拍摄婚纱照和纪录片,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奖。
走街串巷他与老人之间互赠“爱的礼物”
“爷爷,您这样打扮可年轻了,奶奶肯定会喜欢!”
“奶奶这个耳坠夹一下可能会疼,我们先试一试?”
“没事的。”
……
这样的对话几乎在牟柯宇和他团队成员拍摄时都会上演,屋内的志愿者大学生们一边与爷爷奶奶拉着家常,一边按照事先的分工,化妆、服装、灯光、婚礼策划、故事采集、摄影、摄像,小心翼翼地各司其职,在老人们长长的回忆不被打扰中,完成着各自手中的任务。
2016年的一天,牟柯宇和团队成员来到了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80岁的退休工程师沈学民家中。不大的普通居室里,二胡声起,沈学民身着白衬衫、黑马甲,搭着红色的小领结,坐在沙发的一角腰板笔直,滑动着琴弓拉响了民歌《婚誓》的调门。一旁一袭红衣霞帔的老伴刘彦珍,失明已经22年,但她响亮动听的歌声令每一位在场负责记录、灯光、化妆、摄影、摄像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无不为之动容。
“这是沈学民爷爷和刘彦珍奶奶最爱的曲目,从当年的一见钟情到如今紧紧相握的双手,他们将《婚誓》唱了54年。”牟柯宇感慨道,半个世纪的岁月蹉跎,如今他们虽两鬓斑白、容颜衰老,但却留下让年轻人羡慕“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的浪漫故事。
伴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刘彦珍手捧鲜花依偎在沈学民身旁,尽管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但笑容始终在脸上绽放。“在用镜头记录爷爷奶奶半个世纪相偕相守的同时,更让年轻的我们见证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老爱情’。”在牟柯宇看来,这是年轻的我们与爷爷奶奶之间互赠的一份“爱的礼物”。
按照拍摄惯例,结束前,牟柯宇和团队成员会跟爷爷奶奶合影留念。一名男孩子架好相机,调好自拍功能,迅速扎向围坐在沙发四周的同学和早已笑脸盈盈的爷爷奶奶当中。
“亲历了40对老人的爱情故事,每年招募100多名志愿者,拉赞助时要在公益性与赞助商间衡量,达到公益与商业的融合……”在牟柯宇看来,参与“不老爱情”拍摄,也让自己成长不少,“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更加相信爱情”。
“拍摄前要先与老人所在社区联系,抵达老人家中要进行聊天,聆听爱情故事,然后进行拍摄。”牟柯宇谈道,自己学校在南京郊外的江宁区,为了节约经费,拍摄时一般是早上7点过就与团队成员离开学校,先坐地铁再转公交到老人们居住的市中心鼓楼、玄武、雨花台等区,光单程就要2小时,“拍摄活动一般进行三个多小时,老人的笑脸毫无倦意。男孩子们忙着把刚刚搬开的笨重沙发移回原位,女孩子们整理着服装道具,房间很快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每个人的心里却种下了爱的种子。”
“许多老人的孙辈不在身边,于是老人看到我们都非常亲切,拍摄结束后还邀请我们吃饭,但为了不增加老人的麻烦,拍完后团队成员便在路边小店将就凑合一顿。”牟柯宇说道。
曾将镜头对准自贡
拍摄故乡的酸菜
“我在自贡长大,曾就读过的檀木林小学和二十八中学都在老城区,读大二的春节回到自贡,就曾将镜头对准了自贡每家每户都会做的泡酸菜。”在牟柯宇儿时的记忆中,泡酸菜是家住五星街三台寺的奶奶每年春天的必修课,那时奶奶常会说起她从前的经历,“那时候没有别太多吃的,酸菜盐水里泡着不会坏,捞出来拌上点辣椒,就可以吃下一大碗米饭。”
虽然在外读大学,但家乡的记忆在牟柯宇心目中并没有走远。“趁着大学,走了很多城市,但发现很少有自贡这样的城市,每家每户都会泡酸菜,这就是自贡独有的文化。”于是,去年春天,牟柯宇用一台单反、一个三脚架、一部手机,拍摄出了纪录片《酸菜,春天的记忆》。
“立春过后,四川的每家每户都开始制作酸菜,将新鲜的青菜,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晾晒……”伴随着背景音乐和字幕,自贡市龙井公园的灌木长出新枝叶,簸米湾铁路桥上火车奔驰而过,阳光透过丹桂大街的树叶映照出两边的高楼,影片里的自贡符号让大家直呼倍感亲切。原汁原味的“自贡味道”引来网友的好评,有网友评价,拍出了美食短片《日食记》的味道。
新闻推荐
(记者张翠娜)为促进知识产权对外开放,近日,市科技局诚邀香港贸发局驻成都办事处贸易推广主任何明赴自贡交流对接,市科技局局长...
自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自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