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若楠 王伟
“蒋老太,最近感觉身体怎么样,胃口好不好?来,我再给你量一下血压。”9月18日上午,在乐至县石佛镇梁王庙村村民蒋孝兰家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一手拿着听诊器一边关切地询问她的病情。
这位老人就是乡村医生唐孝忠,他5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在当地传为美谈。
自学成才 成为当地“名医”
唐孝忠出生于乐至县东山镇凤凰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当时农村贫困,医疗条件落后,在唐孝忠17岁时他父亲就因患肺气肿去世。加上目睹了四周乡亲生病的痛苦和看病的艰难,生性善良的他便立志从医。
初中毕业后他拜师学医,通过刻苦钻研,博采众长,掌握了真才实学。1966年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后,唐孝忠担任东山镇凤凰山村卫生室医生,后被划到石佛镇梁王庙村卫生室,为当地村民服务,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开始了他50年的健康守护之路。
“我们看病都找唐老师,他不开大处方,只拿基本药,便宜又治得到病。”村民郑奉琼说。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使唐孝忠成为了当地的“名医”,不仅本村的人愿来找他看病,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也纷纷慕名而来。
妙手仁心 造福一方百姓
“唐老师是心系群众的好医生!”梁王庙村村民唐孝明对唐孝忠赞不绝口。
2015年2月,唐孝忠因肺气肿引发脑血栓住院。在住院期间,他一直惦记着本村患者唐孝明。唐孝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需要长期持续接受治疗,唐孝忠身体一有好转,便不顾县医院医生的劝阻,回家休养。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唐孝明复诊。回忆起拄着拐杖来给自己看病的唐医生,唐孝明禁不住感叹道:“即使在遭受病痛折磨的时候,他心忧的也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自己的病人。”
“要不是唐老师,我母亲可能早就不在了!”村民杨启贞的女儿说,她母亲是一名瘫痪病人,又患有高血压,长期卧病在床。8年以来,唐孝忠定期上门到杨启贞家免费为老人检查身体。只要病人一个电话,他一定随传随到。
据梁王庙村村主任郑勇介绍,唐孝忠经常为60岁以上的老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定期免费检查身体;即便自己每月的收入只有几百元公共卫生补贴,他对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一直免除医药费,多年来为农民减免医疗费用10万余元。
情系乡邻 誓用余生坚守
年事已高的唐孝忠,身体已大不如前,再也不能像年轻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路,如今他看病出诊得拄着拐杖出行,路远的地方只能搭车过去。
唐孝忠的几个儿女都很孝顺,都希望能把他接过去颐养天年。唐孝忠想着自己是村里唯一的医生,心里放不下这些村民,尤其是那200多个留守老人,他最终选择了坚守。当笔者问唐孝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时,他朴实地笑着说:“坚持到我做不动了就退休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多为当地老百姓治病。”半生的坚守,他不图名利,一心想着村民。
爱心撒乡间,真情暖父老。唐孝忠50载的坚守与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呵护着生命的希望。梁王庙村的老百姓离不开他,他也舍不得这里的老百姓。在当地老百姓的眼里,唐孝忠永远是最好的医生。
新闻推荐
10月14日,乐至县西街社区对西北路的破损路面进行修补,确保道路安全通畅。本报记者 唐嘉阳 摄
10月14日,乐至县西街社区对西北路的破损路面进行修补,确保道路安全通畅。本报记者唐嘉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