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乐至新闻 > 正文

六旬孤寡老人坚强乐观照顾残疾双亲 还热心服务社区

来源:资阳日报 2016-09-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陈治华在打理自家菜园。□ 本报记者 唐嘉阳

乐至县城仙鹤观廉租房小区内住着这样一家人,62岁的陈治华身体残疾至今未婚,独自承担起了照顾残疾母亲和继父的责任。他乐于助人,感恩生活,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成了小区里一道温馨的风景线。

自强不息 年幼患病九年后重新站立

一张饭桌、一台1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两张木板床……9月7日,记者来到陈治华家中,家里陈设简单得令人咋舌,但房里却收拾得干净整洁。“这些家具都是好心人送的,还有棉被、衣服也是亲戚邻居给的。”看到记者来了,陈治华热情地搬出椅子,招呼大家。

6岁那年,陈治华患了脑膜炎,出院后,落下了残疾,双腿无法直立行走,也因此错失了上学的机会。在家养病期间,陈治华自强不息,每天拄着拐杖在院坝里练习行走,并自学识字。功夫不负有心人,15岁那年,他终于重新站立了起来,但右腿留下残疾,走路颠簸。

1977年,陈治华的父亲因病去世。那年,陈治华21岁,他边在家务农,担起家庭责任,边细心为母亲黄冰清寻找老伴。1982年,母亲与继父李定青结为夫妻。母亲身边有了人照顾,陈治华这才放心外出务工。他去过新疆摘棉花,也到过云南、广东等地,在工地上扛过砖。由于身体有残疾,往往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被老板继续雇佣。

在外打工的日子里,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是陈治华全部的精神支撑。逢年过节,一领到工资,他便会迫不及待地赶回乐至与家人团聚。

爱老孝老 独自照顾残疾双亲

2002年,噩耗传来,母亲突发脑梗塞,被送往医院抢救。在成都打工的陈治华火急火燎赶回乐至,守在母亲身边照顾。经过积极治疗,老人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也落下了残疾。

老人出院后,生活起居都离不开人照顾。而继父由于常年患有风湿,导致左股骨坏死,行动不便。陈治华只能留在乐至,与继父一起照顾母亲,就近务工维持生活。

在父子俩的悉心照顾下,眼看母亲的身体逐渐有了好转,可生活又给了这一家子沉重一击。2015年,陈治华的继父被查出直肠癌,手术后需要随时挂着便袋,生活不能自理。如此一来,照顾两个病重老人的担子都落在了陈治华一人的肩头。

每天早上6点不到,陈治华就起床准备早饭,服侍两个老人起床洗漱,然后外出务工。在外忙碌一天回家后,他还来不及歇一口气,又要帮老人洗衣做饭、擦拭身体。父母整天待在家里,陈治华怕把他们闷坏了,天气好的夜晚,他会骑着代步三轮车,载着他们外出溜达。“陈治华是个好儿子,如果不是他,这两个老人恐怕早就不在了。”每当看到这和睦的一家三口,邻居张婆婆总会称赞两句。

现在,陈治华已经62岁了,身体又有残疾,全靠周围好心人给他介绍一些装修泥瓦活。为了维持生活,陈治华在自家的阳台下整理出几分土地,种点菜什么的,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口粮。由于生活拮据,街坊邻居外出吃席,都会给陈治华打包一些回来,一家人才能吃上一顿肉。

感恩知足

寻另一半须一同照顾父母

在尽孝的同时,陈治华也会尽其所能、不求回报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廉租房小区里大多是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每次他骑着三轮车进进出出时,一路上看见谁,就会捎谁一程。空闲时间,他还会到敬老院做义工,修水管、换电灯……俨然化身敬老院的“大管家”。

同时,陈治华还是社区志愿者,西街社区人手紧张,每次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一个电话,他便随叫随到,掏阴沟、挑垃圾……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母眼中的孝顺儿子、街坊邻居口中的好人,至今却依然单身。曾经也有不少人给陈治华介绍对象。但他坚持,要另一半与自己共同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别人一听他不仅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还带着同样患有残疾的父母,就没有了下文。

尽管生活并不如意,但陈治华却不抱怨。“两个老人有低保,我也有五保老人补贴,逢年过节社区还会到家里慰问,加上打零工的钱,日子还是过得走。”他说,现在就祈祷两个老人的身体足够硬朗,能让自己多照顾他们些日子。

新闻推荐

位于乐至县西郊工业园区的四川联友纺织工业公司,是一家集纺纱、织布为一体的新兴现代纺织企业。今年以来,该公司大力实施技改扩能工程,生产效率实现了大提速。到目前,

位于乐至县西郊工业园区的四川联友纺织工业公司,是一家集纺纱、织布为一体的新兴现代纺织企业。今年以来,该公司大力实施技改扩能工程,生产效率实现了大提速。到目前,该公司现已具有年产纱10000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重实效2016-09-26 00:00
评论:(六旬孤寡老人坚强乐观照顾残疾双亲 还热心服务社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