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基地打工。□ 本报记者 唐嘉阳
10月,正值瓜蒌成熟的季节。乐至县劳动镇福乐村瓜蒌基地里,大大小小的瓜蒌吊满藤株,密密麻麻,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瓜蒌柄泛白了就可以摘了,要连柄一起摘下……”该基地主人杨航正带领着七、八个工人在地里采摘瓜蒌,他边向工人们讲解采摘技巧,边现场示范。“这批瓜蒌的采摘期从9月底一直持续到11月,今年将获得大丰收。”杨航告诉记者。
返乡创业
瞄准目标大展拳脚
杨航,现年41岁,乐至县宝林镇人。2001年,下岗后,他收过废品,做过餐饮,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2012年,杨航带着辛苦打拼挣来的积蓄,毅然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准备回到农村广大天地上大展拳脚。
就在杨航纠结创业项目时,一个种植了多年瓜蒌的亲戚为他指明了方向。多次交流后,杨航了解到,瓜蒌产量高,其果实、果皮、果仁以及根茎均可入药,瓜籽还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市场前景好。
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网络和实地考察,杨航与安徽一家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提供瓜蒌种子和技术指导,包回收。同时,综合考虑交通、水源等因素,他将瓜蒌基地选址在妻子的老家——劳动镇福乐村,投资20余万元,流转土地50亩,准备大干一场。
从头再来
用心经营终见效益
2013年,杨航卷起裤腿、扛着锄头,带领工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干了起来,开垦、搭架子、拉铁丝、铺网、撒种……地里的每件事情他都亲力亲为。
然而,第一年的辛苦付出并没有收获累累硕果——地里的瓜蒌只见藤不见瓜。眼前的一切就如同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浇灭了杨航心中的创业激情。
“创业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难道遇到点困难就要放弃吗?”在妻子的鼓励下,杨航重振精神,与安徽公司对接查找失败原因,这才发现原来是种子出了问题。在积极协调后,安徽公司承诺为杨航基地免费提供第二年的种子。
2014年,在杨航的用心经营下,地里的瓜蒌一天一个样,逐渐成熟了。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带动发展
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看着杨航种植的瓜蒌见了效益,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不再外出务工,转而到他的基地里干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村民的就业压力。
44岁的村民谭秀敏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以前,为了谋生,她与丈夫一同外出务工,将还在读小学的女儿留给老家父母照顾。“每次听到女儿在电话里问我们好久回家,都会忍不住流眼泪。”谭秀敏说,“现在,在杨老板的基地打工,既能挣钱,又能顾家。”
同时,杨航还带动了一批同样有创业想法的农民一起发家致富。2015年,他向有种植意愿的农户提供种子、种植技术,农户种出来后,他负责回收。截至目前,杨航已经在该镇天空村带动农户种植瓜蒌20亩,在宝林镇带动农户种植50余亩,在大佛镇带动农户种植70余亩。
“下一步,我打算按照‘基地+农户’的模式,继续带动更多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加入进来,扩大瓜蒌的种植规模。”杨航说,“农民种,我负责回收、加工,要让这小小的瓜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嘉阳)11月1日,乐至县回澜镇组织党政干部、教师、民警、医生、学生及场镇居民等100余人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拉开“大规模绿化全镇行动”帷幕。在众人的努力下,1266株美国竹柳、栾树昂然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