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拾趣。
收获。
小伙伴。名家简介
陈松,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乐至县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获中国摄影报摄影联谊赛、陈毅文艺奖、市摄影年会展赛、“藏羌走廊·吉祥理县”摄影活动等比赛奖励。
□ 本报记者 张方金 曹礼芹
陈松,伴随着一张张美图,很多乐至的朋友经常提及这个名字。带着一定要拜访这位老师的想法,在一个凉爽的秋日终于在其家中相见。
“生活越来越好,城区也越来越漂亮,我希望把这些美好的事和物记录下来,并尽力拍好,不让自己后悔。”陈松翻出自己的摄影作品告诉记者。一张张精心拍摄的图片,或反映街头世情,或定格帅乡美景,或记录欢笑人生……每一张图都能读到一段故事。
近朱者赤 像男女相爱一样恋上照相
“当初并不懂摄影,只是觉得照相很好玩,便象青年男女一般相恋了。”说起最初和摄影结缘,陈松如是说。
陈松的家旁边有一家照相馆,他闲暇时常去那里玩。黑黢黢的暗室奇怪也奇妙,胶卷上的影子或明或暗构建成图……对于这些,陈松满是好奇,久而久之,便喜好上了摄影。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在读高中的陈松获舅舅赠送了一台海鸥4A120相机后,更是着迷了。当然由于胶卷是笔不小的支出,为此他拍照也很谨慎,不轻易按下快门。许多同学看了陈松拍的照片都在点赞,说比画都美。
但由于学习紧张、工作繁忙,陈松的摄影停顿在了1991年,直到2010年买了数码相机才又开始接续前缘。
“拿起久别的相机,才明白自己心里一直没有放下摄影,于是很珍惜现在摄影的时光,一有学习摄影的机会都会去。”陈松一脸认真地说道。
步步为高 从照得清楚到丰富内涵
“摄影,我一直在学习。从以前的拍得清楚,到深入研究构图、光影,再到用图片语言讲述故事。”陈松说。
陈松的摄影知识,大都是从书本上自学的,在他书房能看到很多关于摄影的书籍。除了在书本上找寻提升的阶梯,他很在意参加摄影活动学习和交流,积极参加中国摄影报、资阳市摄协等单位组织的活动。同时,只要有时间,有好的素材,不管多远他都会去采风,现在足迹到达十余个省份,多次深入条件艰苦、位置偏远的地方,也留下了一大批震撼心灵的图片。一组在乐至县金顺镇周家祠小学拍摄的留守儿童图片就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许多热心人纷纷解囊相助,捐款捐物。
学习多了,眼界开了,陈松越来越重视用摄影讲故事。他认为,图片拍得再美,没有内涵的话,就像没有素养的美女。
聚焦身边 准备买台“口袋机”记下每一份触动
“身边不缺美,缺少的是发现。现在走在大街小巷总感觉自己的镜头不够用了。”陈松表示。
无论是走在现代范儿十足的城区,还是行在绿意盎然的乡村,很多事物都吸引着陈松的目光,比如在阳光下享受掏耳的市民、在天池公园欢度晚年的老人、建筑工人在晨辉中的劳作、城市又新增的一座建筑、荷田里村民采摘莲蓬、村民新居布置彩灯欢度新春……他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拍下来。尽管手机也能拍出好照片,但是总不及相机专业,也因为此,以做事就尽力做好为准则的他计划买一台口袋机(便携机),更加准确及时地把握住每一份触动,不给自己留遗憾。
在聚焦身边中,他以摄影家的眼光,关注城市建设中如何构图最美,并提出建议,比如在南湖公园的建设中,提出在一段观光道两旁栽种银杏树,这一建议也被建设单位采用。
“我就是想把身边有意思的东西都尽量拍下来,留住一段故事。”陈松指着自己刚拍的一组市民生活的图片说道。
新闻推荐
10月17日晚,乐至县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第五届陈毅文艺奖颁奖文艺演出,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据悉,陈毅文艺奖旨在表彰为乐至文艺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本届
10月17日晚,乐至县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第五届陈毅文艺奖颁奖文艺演出,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据悉,陈毅文艺奖旨在表彰为乐至文艺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本届陈毅文艺奖共评出金奖2名,银奖13名,铜奖2...